走在前沿 兩岸航運交流業態最為豐富 6月17日19:00,伴隨著“天后一號”緩緩駛離廈金客運碼頭,標志著經過半年多的醞釀和籌備的廈金“小三通”夜航試運行正式啟動。這只是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踐行綜改先行先試,不斷提升服務的一個側面。 廈門港是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港口,事實上,在30年的發展中,港務集團緊緊抓住廈門港對臺優勢,在客貨業務上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覷。 1997年4月19日,兩岸試點直航的第一艘船——“盛達輪”從集團旗下海天碼頭起航,首航臺灣高雄港,翻開了中斷48年的兩岸航運嶄新的一頁,廈門港的自身特點也增加了一個“對臺”屬性,成為大陸對臺交流最為扎實深厚的一個港口。可以說,港務集團是對臺海上貨運的探索者和先行者,不僅加強了兩岸的商貿往來,也促進了兩岸經貿發展。 步入21世紀,港務集團又運作了另外一個對臺“黃金水路”——2001年1月2日,廈金客運直航航線開通,并在之后的日子里順利從“團進團出”的“個案”形式運作發展為“通案”形式運作,航班數量、旅客吞吐量逐年增加。 2009年,兩岸全面實現雙向海上直航,海天碼頭再次首發“第一船”,繼續履行兩岸交流前沿使命。之后,港務集團參股的“中遠之星”輪開通廈門—基隆/臺中航線,成為兩岸唯一常態化的客滾運輸航線和船舶,使廈門往來臺灣海上通航形式更加豐富。 隨著港務人將廈門港不斷做大做強,遠洋航線不斷豐富,廈門港建立了自身“海峽兩岸中轉港”地位,曾經50%以上的貨物去臺灣中轉的歷史一去不復返,現在只有5%的貨物要到臺灣中轉,并且越來越多的臺灣貨物開始從廈門中轉,廈門港的國際影響力初現,這一切都得益于港務人長期以來提升實力、提升服務的做法。 2011年10月19日下午,廈門郵輪母港“海洋神話號”郵輪搭載約2000名旅客,從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碼頭出發首航臺灣。 相較于國內上海、大連等幾個航運中心,對臺合作交流是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一大特色和優勢。截至目前,港務集團已構建了對臺客運、客滾、集裝箱、郵輪等四大業態,進而成為中國內地對臺航運交流業態最為完整、豐富的港口企業。 在此基礎上,港務集團還著力深化對臺合作優勢,加強與臺灣港航界的信息合作建設,積極推進“立足廈門、服務海西、對接臺灣、延伸內陸”的信息化大格局建設,不斷提升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軟實力。 |
相關閱讀:
- [ 07-18]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逆勢增長 半年完成年度計劃47%
- [ 07-18]廈門百名學員順利完成全省志愿者骨干培訓
- [ 07-18]蓮花鎮廈門"后花園"迎鄉村游時代 環境造就生產力
- [ 07-18]廈門今日兩趟列車晚點 旅客出門需及時留意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