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創新促協調 “得益于軍地三級會商協調機制,我們大隊的營房建設用地才能那么快得到落實!”駐廈某集團軍炮兵電子對抗大隊隊員至今仍感慨不已。 原來,該電子對抗大隊在廈門組建之初,一直為部隊沒有駐地所困擾。于是,軍地協調溝通機制迅速啟動,不到半年的時間,廈門就將原屬經濟開發區的524畝土地劃撥給大隊。 為了讓城市建設和戰場建設快速發展、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廈門建立了軍地三級會商協調機制:軍地主要領導聯席會議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軍地分管領導處理階段要事協調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軍地職能部門處理日常事務溝通會議制度,遇事隨時召開。自溝通協調機制建立以來,先后解決了100多宗軍地土地置換問題。 如何讓軍地建設協調發展,是廈門一直以來的不斷探索。多年來,廈門積極用改革的思維研究新情況,不斷建立和完善雙擁機制,使雙擁工作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如今,每個乘坐飛機抵達廈門機場的旅客,都可以節省下5-7分鐘的時間!這便是廈門跨區域軍民航專業共建模式調整帶來的改變。廈門市與空軍漳州指揮所在國內率先建立分區級別的航空協調機構,聯手優化空域結構和機場進離程序,部隊戰斗力和民航準點率同步提升,3年來共為民航節約運營成本3.5億元。 科技擁軍助“打贏” “我們高炮連隊今年取得了好成績,靠的是廈門的科技擁軍!”在某沿海高炮實彈射擊場地上,面對由廈門科技支前人員剛檢修好的雷達,駐廈某高炮分隊官兵有感而言。 作為科技密集型城市,如何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提高部隊打贏信息化戰爭能力?“讓智力同時服務生產力和戰斗力”,便成為廈門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擁軍新思路。近年來,廈門廣泛開展科技擁軍活動,一系列科技擁軍舉措全面展開: 建立科技擁軍支前“專家庫”,吸納數百名高層次專家學者和科技人員擁軍支前,為部隊提供科技服務5000多人次,協同部隊研制科技攻關成果200多項。 建立海洋、航海、醫療、教育、機械、蔬菜、交通等8個科技擁軍基地,上百個科技擁軍服務小組常年活躍在擁軍支前第一線。 建立軍民兩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高校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協作區,全市數十家高科技企業為共建部隊科技成果轉化設立專項獎勵基金。 |
相關閱讀:
- [ 07-25]廈門業主向沃爾瑪追索損失5億元
- [ 07-25]廈門何日再現“筼筜漁火”好風光?
- [ 07-25]廈門電光源企業:“轉”角見光明
- [ 07-25]廈門窨井有破損可撥打110 高崎機場迎世衛"大考"
- [ 07-25]廈門中小學男女教師比例失調 七成為女性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