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廈門觀察3月14日訊(記者 鄧婕 通訊員 王星樂)黨的十八大春風勁吹,改革開放浪潮奔涌,廈門市總工會服務全局的力作一個接著一個——按照“七有”標準啟動“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全省首創工會會員服務卡,首次將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就業、社會保險、勞動關系目標責任書,全面推進非公企業組建工會,建立和完善全市環衛職工愛心服務點,舉辦首屆海峽兩岸職工(數控類)技術比賽……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在這充滿希望的季節里,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廈門市總工會十四屆四次全委(擴大)會中了解到廈門市總工會2013年的工作思路:圍繞實施跨島發展戰略和落實綜改方案,著力深化建功立業活動、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著力加強新形勢下職工群眾工作、著力推進自身建設,為廈門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A 真情實意服務職工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8日,廈門港務集團海天集裝箱碼頭公司(以下簡稱“海天公司”)馮鴻昌勞模創新工作室。記者一進門,便看到工作室墻壁上“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這一行字。
2012年6月,為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市總工會按照“七有”標準啟動了“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創建工作。作為主要用于技術創新和攻關的“馮鴻昌工作室”,在2012年一年間,便完成了海潤QC1-4#預勵磁節能等設備穩定性技術和經濟性技術的改進提升。其中,龍門吊“油改電”節能改造項目自投入使用以來,節約能源2278噸標煤,節省經濟成本1708萬元。“工作室是企業的‘聚寶盆’,”海天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它使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效益,最終推動企業發展。”
“要當好職工的‘娘家人’,為他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市總工會主席詹滄洲表示。
作為這句話最好的詮釋是,2012年,市總工會在全市設立13個環衛工人愛心服務點,每個服務點都配置醫藥箱、空調、飲水機;為7254名職工發放醫療保障金、補助金共1067萬元,并持續資助特困、困難職工子女就讀大學和高中;元旦、春節期間,籌集送溫暖資金近500萬元,對5000多戶建檔困難職工普遍走訪慰問。值得一提的是,市總工會還在全省首創工會會員服務卡,這張具備身份證明、銀行卡、小額支付以及工會會員優惠服務四項功能的服務卡,自推出以來就贏得了一片叫好聲。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2013年,市總工會“先”字當頭,瞄準常態長效化,著力為職工辦好十件實事:在全市鎮(街)、工業園及大型國有企業中設立職工服務站,直接與一線職工對接,切實為職工辦實事、解難事;新增50個以上“勞模創新工作室”,培養更多學習型、創新型、專家型職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在公園景點、醫療服務、生活消費等領域拓展工會卡的服務范圍,提高工會卡含金量;為部分女職工提供“兩癌”篩查補助,維護女職工特殊利益……
一系列春雷般“先”聲奪人的服務職工舉措,為市總工會科學發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也昭示著市總工會在推進跨島發展戰略的征程中邁出了更加堅定的步伐。
B 敢于創新強化自身 提升社會管理能力
詹滄洲主席認為,各級工會要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狀態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真誠服務職工群眾,全面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
日前,市總工會干部袁漢與同事到廈門市郵政局濱北收投部體驗勞動,他們與郵政人員一起搬運沉重的郵包,搶在郵政人員前面整理一摞摞郵件和刊物,“這次體驗讓我增長了見識,更深切地體會到了一線工人的繁忙和艱辛。”說罷,袁漢擦擦額頭的汗,繼續往信封上蓋上郵戳。
近年來,市總工會干部深入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企業“體驗勞動”,親身感受一線職工工作情況,并在勞動中聽訴求、解難題。不僅如此,市總工會還舉辦各類培訓班、骨干座談會、工會干部論壇等;制作一批法律法規、操作實務、講座視頻等工作資料、手冊和光盤;開展工會干部課題調研大賽,完成調研成果68篇;堅持“兩個普遍”工作要求,全面開展建會行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基層工會12916家,覆蓋單位43914家,會員169.53萬名,世界500強在廈企業工會組建率達100%……市總工會一系列增強自身能力建設的舉措,不僅讓職工群眾幸福指數“節節高”有了可靠保障,也提升了工會自身的活動空間。
在探索和加強創新社會管理,推進跨島發展戰略的使命,市總工會尤為看重增強工會組織服務力、創造力、凝聚力的未來之路。
根據工會干部教育五年培訓規劃,重點抓好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工會干部的培訓工作,繼續辦好“菜單式”選學培訓;健全工會工作量化考核機制,評選優秀工會組織員,調動基層工會干部的積極性;加強工會理論研究工作,不斷建立健全規劃編制、調研組織、成果運用、經費保障等機制,推進工會干部從活動型向研究型和實踐型轉變;強化社會化職業化工會工作者的實踐指導,不斷提升基層工會工作者的工作質量。
“‘打鐵還需自身硬’,職工群眾的幸福指數要有一支政治堅定、業務扎實、作風過硬、廉潔自律的工會干部隊伍支撐,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廈門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永紅如是說。
C 先字當頭落實綜改 推進對臺交流合作
作為廈門實施綜改方案中的主力軍,近年來,市總工會著力追求“外化于地域,內化于品牌”雙重效應,將一個個地域特色變為工作品牌,彰顯了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
2012年4月,廈門市首屆海峽兩岸職工技術比賽(數控類)在鷺島揭幕。來自臺灣銓泰工業社、漢翔航空工業等6家企業的18名特邀職工選手和120名廈門職工在同一平臺上進行數控車工、數控銑工和加工中心操作的技能比武。在比賽現場,無論是“90后”新入行的數控技工,還是擁有10年工作經驗的數控技工老手,都充分發揮本領,展示自己的數控水平。“我們在比賽中開拓眼界,積累操作經驗。雖然每個人編寫的程序不一樣,但這正是我們學習的好機會。”來自臺灣銓泰工業社的陳柏村高興地說道。
從技術交流到文化交往,市總工會不斷搭建著兩岸職工交流合作的平臺。2010年至2012年,市總工會先后承辦了三屆海峽兩岸職工論壇,架起了一座兩岸情感相連、心靈相通的友誼之橋;每年舉辦職工技術創新成果展示會,選送項目參加“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榮獲24項金獎;2010年,市總工會職工藝術團《陳三五娘》赴臺演出,相同的民俗與韻律,引發兩岸職工強烈共鳴;2011年,市總工會職工文體協會羽毛球專委會組隊赴臺參加羽球團體錦標賽,促進了兩岸職工體育文化的切磋;2012年召開臺資企業工會工作座談會,加強與臺灣工會和勞動界的交流交往,擴大共識,增強互信,加強合作,滿足兩岸職工和平發展的共同愿景。
展望未來,市總工會將力爭在先行落實綜合配套改革中,積極探索深化兩岸職工論壇、海峽兩岸職工發明成果展、海峽兩岸職工文化節等活動影響力;積極爭取全總在廈設立兩岸職工交流合作基地,繼續推動兩岸職工技術比武、文體賽事和文藝團體互訪巡演;大力支持臺資企業在廈門設立地區總部、營運中心、研發中心、配套基地,加強臺企企業工會工作,促進在廈臺資企業及其工會組織的健康發展。
潮起潮涌逐浪高。從2012年提出的“推進‘兩個普遍’工作為重點,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擴展職工幫扶服務”到今年提出的“‘先’字當頭,在綜改上率先突破,在轉方式調結構上率先推進”,廈門市總工會的奮斗目標更加明確和具體。可以預見,市總工會將以更加積極進取、銳意創新的精神,在廈門全面實施跨島發展戰略,加快落實綜改方案的戰略中勇當主力軍,開創更加美好的工會工作新局面!
》》更多內容請進入廈門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