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病、教育、住房等大項消費到電信、手機、食品等日常消費,消費者都有面臨遭受侵權的可能,而越來越難的消費維權過程讓人心煩,很多人因為忍受不了這個折磨過程的時間成本和與商家斗法的弱勢而放棄。再加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原因,職業打假人的存在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職業打假人固然有獲取索賠的動機,而他們“索賠成功”的案例則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們:不是沒有問題商品,而是缺乏嚴格的發現和監管。國內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食品,都是由這些民間打假的較真行為引發的。 可以說,職業打假人是在不合理的消費環境中形成的產物,正是那些有問題的產品讓他們看到了商機,打假人與虛假偽劣產品“相生相克”。害蟲多了,啄木鳥就多,同理,害蟲少了,啄木鳥的數量也會減少,這是一種自然生態平衡,也是一種市場規則。 從某種意義來講,這些民間職業打假人客串起了本來屬于一些行政部門的“質檢員”。為了讓市場消費環境更健康,我們不能總讓職業打假人客串“質檢員”。 張鐵牛、黃志宏、劉育能是活躍在廈門市場小有名氣的三位民間職業打假人,他們有的一直致力于打擊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廣告、價格欺詐而導致自己遭遇持槍威脅和棍棒毆打,有的放棄自己成熟的生意業務全身投入職業打假之路,有的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卻從法盲發展到“告狀大戶”……職業打假,究竟孰是孰非,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一特殊的人群。 |
相關閱讀:
- [ 03-13]福建省消費維權“十佳分會”名單揭曉
- [ 03-13]常見的消費維權方法
- [ 03-11]市消保委首次聯合共青團市委舉辦消費維權宣傳活動
- [ 03-10]廈門市青少年宮:1.5萬青少年 消費維權早知道
- [ 02-22]22家消費維權單位稱四成多新裝修房屋污染超標
- [ 02-17]不良商家誤導消費者 消費維權拒絕忍讓
- [ 01-30]盤點三明市2012年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 [ 01-28]消費維權 超市中的法與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