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廈務工的張志全夫婦就生活在這間10平方米的屋子里。
記者 常海軍 攝
租客
后埔社聚集了6萬多名外來務工人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租房故事。12年前來廈門的一對四川夫妻,之前租的房子每月房租100元,現在租住在昏暗的一樓,每月房租要250元;開小賣部的老板租的房子有20多平方米,在后埔社算得上“豪華房”,卻抱怨二房東抬高了房租;從河南來廈的一名女士最幸運,遇到了好房東,房租十年間一直沒漲。
即日起,如果您在租房過程中有什么故事,可以撥打晨報熱線8080000與我們交流。
晨報記者 雷妤
海西晨報訊 城中村是外來務工人員的聚集地,單單后埔社,就聚集了6萬多名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在這里工作、生活,讓后埔社成了一個小型社會。今日,晨報記者就帶您見識后埔社外來務工人員的租房生活。
【四川來廈夫妻】
房租從100元漲到250元
12年前,53歲的張志全一家從四川來到廈門,在后埔社定居下來。張志全賣荸薺,他的妻子負責打掃后埔社的衛生。一開始,他們居住在一個簡陋昏暗的房間內,十年之間,房租從100元漲到了150元。去年12月份,對面屋子著火殃及了這間屋子,雖然沒有毀掉這間屋子,卻讓房東將他們趕了出來。
現在夫妻倆居住在后埔社菜市場附近,這里的房子依然昏暗密集,電線遍布。由于房間內多了廁所,一個月的租金漲到了250元。就在這間10平方米的房間內,張志全還為隨時可能來廈的兒子兒媳準備了一張床。
“漲不漲價就是房東一句話的事情,我們外來打工哪有講究,房子不漏雨就行。”張志全說。
【小賣部老板】
二房東讓租金漲不停
王生(化名)7年前來到廈門,一直居住在后埔社,并在這里開店做起了小生意,他租的房子是20多平方米的“豪華房”。王生說,當時租金只需480元,自從國家出臺了抑制炒房的政策后,不少人轉向了租賃房投資,因此今年他的房租一下子漲了將近400元。
王生說,后埔社大部分人都是向二房東租房的。二房東先將老房子承包下來,經過簡單的水電裝修后,每一間房的價格就能漲200元—300元。這里的人都達成了共識,一樓和頂樓的房間最便宜,因為一樓光線暗,而頂樓的天花板是泡沫做的,有時候會漏雨。
在這群租客中,王生靠他自己的努力,已經在廈門買了房,現在就等交房,“沒有辦法,為了孩子讀書還是要買房”。
【河南務工女】
遇到好房東不想搬
2003年,朱琳(化名)從河南來到廈門,在后埔社一待就是10年,以臨街賣時令水果為生。朱琳遇到了好房東,10年前的租金是200多元,現在依然是這個價格。
“房東70多歲了,已經成為了我的親人。”朱琳說,房東實在太好了,如果沒有錢交房租,房東就讓有錢再交,從不主動要房租,她沒東西吃,房東就拿東西給她吃。
十年來,朱琳的生活慢慢有了改善,也有能力租更好的房子,但她卻舍不得離開。她說:“我們出門在外不容易,遇到好房東、好街坊,就不舍得走了。”
房租漲了 賺的錢沒漲
黃女士:我現在租的房子每月400多元,10多平方米,夠我們夫妻倆住。丈夫有正規工作,每個月掙四五千元,我每個月擺攤賣關東煮,能補貼點家用。其實我們能租比較好的房子,但老家還有兩個娃要上學,現在由爺爺奶奶帶,我們得省點錢給他們用。
羅先生:現在房租漲太快了,三四年前,我租的這個地段的店面一個月只要1500元,現在已經漲到4500元。10年前,我每個月賺這么多錢,現在每個月還是賺這么多錢。我現在和我老婆在店里隔了一個房間住,省點房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