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梁靜/文 張向陽/圖)越臨近期末,同學們的學習狀態越是老師、家長關注的重點。最近,學生網友改編的歌曲《學霸去哪兒》走紅,人人網上出現了根據成績給學生劃分的學霸、學渣等十余個外號,“學霸”“學渣”似乎正當道。
在廈門的學校中,“學霸”和“學渣”又都是什么樣的呢?
學霸學渣成學生調侃新內容
學魔、學神(學帝)、學霸、學痞(學屌)、學民、學弱、學渣、學殘、學沫、學水……這些就是近來在網上流傳的外號,它們是根據學習成績給學生劃分出來的十余個等級。
簡單點說,如果單看成績,那么學霸、學民、學渣分別代表成績的上、中、下層。其中,學霸領銜的成績“上層”學生往往是其他同學膜拜甚至羨慕嫉妒恨的對象。
往細里看,“上層”中的學魔、學神、學霸之間還存在細微差異,比如學魔偏指對學習走火入魔的人,不做題會死掉;學神是不食人間煙火,天天游走在高難度練習冊中卻依然風華正茂的人;學霸則指隱匿在人間有頭腦的高智商人物,社交范圍廣泛,融合契合度高,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高端大氣上檔次。
有說法認為,這些外號已成為“民間共識”,是學生間自嘲或調侃的新內容。
學霸和其他同學沒多大區別
不過,在廈門的中學和大學里,這十余個外號僅有兩個被普及,那就是學霸和學渣。
廈門一中高三學生黃越冬就是同學們眼中當之無愧的學霸。首先,他是學校團委組織部部長,平時要干的活兒挺多,另外,他每周還要撥出一大部分時間用來跑步、打球、彈琴。最牛的是,他的學習成績一般都能在年段前五,今年還因為參加化學奧賽獲獎,提前跟清華簽了約。
黃越冬也覺得,自己這樣的狀態應該能算得上是個學霸。“學霸吧,就是很努力,很會安排時間,然后為了一個目標能奮不顧身去沖的人。”在他的認識里,學霸和其他學生并沒有太大區別,“比如我平時遇到不懂的題也要向其他同學請教,大家都是相互幫助”。
他說,高三班里對學霸的討論并不多,只是“偶爾會開玩笑說一說罷了”。
大學對學霸評判標準相對低
聽了黃越冬對學霸的理解,再到大學走走,會發現和高中生對學霸的判定標準相比,大學生的標準有時候要相對低一些。
廈門理工學院大一學生蘇宇婷最近就經常聽到學霸和學渣這兩個詞,至于其他的幾個外號,就比較陌生了。蘇宇婷說,平時課余時間如果看見有同學在自習或者上圖書館,他們就會開玩笑說:“學霸又在刻苦了!”
最近臨近期末,許多高校的自習室天天爆滿。表面上似乎突然間多了一大批所謂的學霸,但實際上,這些臨時抱佛腳的同學往往被視為學渣。
蘇宇婷“自黑”說,她也要把自己歸為學渣,因為比起高中,她的大學還是不夠努力。
此外,在許多大學里還經常能聽到對學霸的調侃,比如“現在的學霸當初為什么會跟我們考進同一所學校”等。當然,那些拿獎學金的更是一定會被稱為學霸的人啦。
觀點
自嘲是這代人特有解壓方式
對于學霸或學渣等外號,集美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巨東紅老師也早有耳聞,她說,最近在廈門,學霸和學渣這兩個詞比較流行,其他的倒很少聽到。
在一些中學里,實驗班里那些怎么考都考不倒的學生往往就是其他同學眼中的學霸,而那些成績不上不下,或者其他所有的較為普通的學生,則都統稱為學渣。
而在高校中,因為大學不再像高中那樣看重成績,所以大學生對學霸的評價標準或許就會有所降低。當然,這里并不包括那些想考研或出國的人。
大學生對于學霸的調侃,其實是一種自我安慰,就是從內心里讓自己不努力學習的狀態有個合理化的解釋。不過,盡管如此,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還是都能有基本的底線把握,比如大考中,90%的人還是都能通過。
巨老師認為,這是種泛娛樂化的現象,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調侃或自我娛樂。所謂的學渣在這樣的自我調侃中或許有些許不甘心,但這對他們來說是相對輕松的,因為既然已經是學渣,那么學得沒那么好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
巨老師說,這也是這一代人特有的對壓力的處理方式和表達方式,也可以說是這個社會環境和氛圍培養出來的一種能力。
此外,學生們的一些互損或自嘲在大人們看來或許帶有侮辱性的語言,比如“渣”字,但大人并不用太緊張,畢竟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文化,就像現在許多學生所認為的:真正的好朋友必須是要能互損的,而不是互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