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廈門市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辦公室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從去年7月初開始,廈門市委、市政府在制定《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同時,在思明區和海滄區開展了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試點工作。日前,來廈調研的國家民政部“創新城鄉社區治理體制調研組”,充分肯定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高度契合,與中央關于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的方向高度一致,與廣大社區居民的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需求高度吻合,對于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推動社區治理體制創新具有引領意義。
按照“核心在共同、基礎在社區,關鍵在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塑造群眾精神,根本在讓群眾滿意、讓群眾幸福”的要求,思明區、海滄區分別選擇了若干不同類型的社區,包括城市新社區、城市老舊社區、外來人口集中社區、村改居社區、農村社區等各種類型社區,開展了以共治共享為目標導向的共同締造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取得了五個方面的初步效果:一是辦了一批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實事好事,改善了社區的環境和品質;二是促進了居民的融合,增強了居民對社區、對廈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培育了居民的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和義務觀念;四是密切了群眾和政府的關系,兩者從“你和我”變成了“我們”;五是轉變了政府角色和干部作風,使政府從原來社會管理的“包辦人”,轉變為社會治理的引導者,變“傳統管治”為“互動共治”,有效凝聚了社會治理的合力;干部的群眾意識和觀念得到進一步增強,老百姓的滿意度、幸福感得到較大提升。
試點工作也創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新經驗:思明區的曾厝垵文創村,在公共議事理事會、文創村業主協會、曾厝垵文創會等自治組織帶領下,大家美好家園齊共建、問題難題一起管、多元文化同兼容,打造成了“中國最文藝的小漁村”,創造了“城中村”共治共享、轉型發展的新模式。思明區小學苑社區,在“黨員和事佬”的牽頭發動下,大家一起找不足、出點子、修花園、管小區,原先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展現出舊樓變新居、破路變平路、事務有人管、休閑有處去的“大改變”。海滄區的興旺社區,居民以“網格化·微自治”為平臺,發展“微組織”、凝結“大社會”,征集“微心愿”、成就“大夢想”,處理“微事務”、構建“大和諧”,共建“微環境”、扮靚“大社區”,實施“微政治”、炫出“大幸福”,創造了外來人口集聚社區共治共享的新經驗。海滄區的西山社,自發成立鄉賢理事會,啟動“美麗蛻變”計劃,村莊規劃大家定、房前屋后家家建、美麗項目戶戶管、美好環境人人享,實現了美麗西山大變樣。其他試點社區,也根據不同實際,創造了各自不同的經驗做法。
在試點工作中,重點推進了三個方面的創新:
1 創新思路理念,樹立依靠群眾、共治共享觀念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既是認識論,又是方法論。在認識論上,就是要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塑造群眾精神,有效地解決經濟轉型期和社會轉型期帶來的新問題,更好地實現和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是從著重強調為了群眾,轉向更多地依靠群眾,變政府唱主角為群眾唱主角。在共同締造中,政府發揮引導作用,群眾發揮主體作用,從為民做主變成由民做主,主意大家拿、辦法大家想、事情大家做,改變過去存在的政府主動、群眾不動,政府插手、群眾甩手,政府積極、群眾消極,政府拍腦袋、群眾搖腦袋的局面,解決了群眾和政府之間的“信任問題”。
二是從單向的管理,轉向多元的治理,使政府從“包辦人”變成引導者、參與者。在共同締造中,政府改變過去大包大攬的工作方式,通過搭平臺、建載體、給資源、立機制,讓群眾知情有渠道、參與有平臺、監督有手段、當家有方法,激活了群眾和社會的力量,凝聚了社會參與的共識,構建了社會治理的新理念,形成了各方齊參與的局面,解決了群眾的“參與問題”。
三是從單純的為群眾服務、給群眾利益,轉向凝聚群眾共識、培育群眾精神。在共同締造中,大家為了改善社區環境或建設公共項目,主動投工投勞、出錢出力、認捐認養,改變了一些群眾只講權利和福利、忽視義務和責任的現象,形成了良好的風氣和共同的精神,解決了群眾的“社會責任問題”。
2 創新方式方法,著力激發群眾參與、塑造群眾精神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就是圍繞“共同”這一核心,通過激發群眾共同參與項目建設和社區活動,一方面改善社區的環境和公共的建設,一方面在共同參與中使居民由互不往來變為共同行動,在共同行動中交流交往、相知相識、融洽融入,增強對社區、對城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終培育和塑造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精神,使“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治共享”成為市民群眾共同的精神和自覺的追求,使社區成為居民的“生命共同體”。
在共同締造中,堅持以群眾參與為核心,以培育精神為根本,以獎勵優秀為動力,以項目活動為載體,以分類統籌為手段,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從與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做起,從房前屋后的實事做起,發動群眾共辦好事實事、共推改革發展,做到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一是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發動群眾共謀。在共同締造中,做決策、干事情,首先征求群眾意見,真正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變替民做主為群眾自主。《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編制中,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印制了近70萬冊的入戶手冊,發放到每家每戶征求群眾意見,共收集32000余條意見建議。海滄區,全區參與各類試點項目建設座談會、征求意見超過10萬人,征集意見建議38000余條。海滄興旺社區的“四民家園”(民聲傾聽室、民情調查隊、民智議事廳、民心服務站)議事廳,試點開展以來召開會議17次、議事47項,推動解決35項,參與群眾5600人次。海滄區山邊村、西山社和洪塘村的“鄉賢理事會”成立以來,共召開議事會49次,研究討論議題44個,落實解決35件,征集梳理意見建議617條。
二是搭建項目和活動載體,吸引群眾參與。以美好環境建設和民生項目為主,由市、區組織征求群眾意見確定,或由村居自治組織通過組織群眾共同商議確定,選取與百姓關系最密切、群眾能夠參與的公共項目或房前屋后項目,吸引群眾以各種方式參與。政府通過以獎代補的辦法,誰主動做就給誰補助,誰做得好就給誰獎勵,激發大家參與熱情。市里通過廣泛征求意見確定了包括環筼筜湖步行系統完善工程等43個第一階段實施的項目,思明、海滄兩區也確定了近300個項目。廣大群眾主動參與。有的投工投勞、有的出錢出力、有的認捐認養。海滄區村(居)民義務投工投勞已達2014個工日,其中由社會賢達協助組織的有600個工日,村(居)民自愿無償拆除舊房、豬舍、牛棚等272.02平方米,村民讓出土地5170平方米,海滄灣公園的綠地認養面積達8890平方米、樹木認養有200多戶參與。思明區筼筜湖步道改造有222張座椅、2座涼亭由市民、企業認捐。市民在參與項目建設中提升了責任意識,激發了正能量,培育了共同精神。依托社會組織廣泛開展各種形式活動。海滄區興旺社區的“特色之家”等各類組織,就先后組織活動300多場次,參與群眾36700多人次,參與居民覆蓋面達95%,其中多次參與的居民達75%。通過參與活動,居民互相認識、交流、融合,找到認同感和歸屬感。他們高興地給王蒙徽書記寫信說:“共同締造讓我們找回了故鄉的‘味’”。
三是以社區為基礎單元,整合資源共治。社區是社會的基礎單元。在共同締造中,以社區為單元,把資金、人才、服務及各種社會資源下放和整合到社區。思明區通過成立10個街道大黨工委、96個社區大黨委,整合轄區內各方面資源。思明區還有249家社會組織、500多個社區文體組織和一批城市義工在社區服務。海滄區在3個鎮街及黨代表比較集中的3個村居設立6個黨代表工作室,在海虹、興旺社區等4個比較成熟的社區廣泛吸納轄區非公黨支部成立大黨委。通過整合這些資源,有效形成了齊心協力共同締造的局面。
四是推進“五位一體”建設,讓群眾共享更多成果。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歸根到底要讓群眾在共治中得到更多實惠,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共同締造持續深入。在共同締造中,要把“五位一體”落實到社區治理之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建設。思明區曾厝垵社區通過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大家一起參與治理,美化環境,發展休閑旅游產業,從而強化了基層組織,提高了經濟水平,凸顯了社區特質,促進了社區建設,美化了社區環境,從一個臟亂的“村改居”城中村變為中國最文藝的漁村,生動體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
3 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立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機制
在共同締造中,我們圍繞建立健全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機制,積極探索創新,努力形成社會治理的新體系、新機制。
一是完善參與機制。著力強化和培育居委會、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組織“三大主體”,以簡政放權和減負強化提升村(居)委會民主議事、民主管理的職能,組織并引導農村鄉賢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城市社區居民理事會、黨員和事佬、同駐共建理事會等民間自治組織充分發揮領導帶頭作用和群眾號召能力,大力孵化培育志愿服務組織、專業社工組織、各種俱樂部等社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群眾生活類、樞紐(聯合)型的多元社會組織,探索建立和完善社區自治組織、服務組織等各類組織的運行機制,促進群眾、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社區治理。搭建項目、活動和認捐認養等“三大載體”,拓展群眾參與的平臺,讓群眾在參與項目決策和建設,參加社區活動和認捐認養中加強交流、促進融合,增強主人翁意識和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是完善激勵機制。積極探索建立“以獎代補”激勵機制,思明區出臺了《“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申報辦法》,海滄區出臺了《“以獎代補”試點項目操作實施暫行辦法》、《“以獎代補”試點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對項目建設和開展活動給予以獎代補,有效調動了個人、單位、社會組織參與共同締造的積極性。同時,兩個區都實行了積分獎勵制,鼓勵群眾認捐認養。
三是鞏固服務機制。完善社會化服務機制,海滄區探索建立了“區—鎮(街)—村(居)”三級聯動的網格化體系,完善了區—鎮街—村居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把社會服務輸送到基層治理的每一個角落,并通過群眾參與形成互動的回路,及時反映和協調群眾各種訴求。完善志愿服務機制,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在試點社區設立義工服務點,動員更多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海滄區學習借鑒臺灣志愿服務的先進經驗,推廣了“志工+社工+義工”的志愿服務模式,建立志愿者服務機制。完善外來人口服務機制,海滄區建立外來人口“同城市、同管理、同參與、同服務、同待遇”的“五同”服務機制,將外來人口納入“新廈門人”,增強了外來人口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國家民政部“創新城鄉社區治理體制調研組”認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試點和探索,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價值,體現在改革思路上實現了服務大局和服務群眾的有機結合、改革方向上實現了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的有機結合、改革策略上實現了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有機結合、改革動力上實現了政府引導和居民自主的有機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