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大街是海滄最古老的一條商業(yè)街,如今這里的居民多是老人。
海滄大街是廈門海滄的一條老街,地處九龍江出海口北岸。沿街是老式的騎樓,這些老房子的殘垣斷壁,仿佛仍在訴說著曾經繁華的百年往事。
古老街道
黃公橋依舊在
五娘已成傳奇
據史料記載,海滄的名稱源于宋元時期,以海口和滄江各取一字為名,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6年)稱為海滄鎮(zhèn),海滄大街因地處昔日的海滄鎮(zhèn)行政中心而得名,也是海滄區(qū)最古老的一條商業(yè)街道。
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從明朝隆慶年間至民國初期,海滄大街成為漳州、龍巖地區(qū)甚至是洋人來往于廈門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外商賈的落腳地。據稱,當時位于海滄大道南部約200米處、九龍江出海口北岸的衙門前碼頭,連接橫穿海滄大街的惟一水道寒經河,憑借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資源,形成最初的海滄港,并作為漳州月港最重要的停泊點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洋船商舶進出,洋人在此處興建教堂傳經誦道。
梨園戲經典劇目《陳三五娘》的女主人公黃五娘,就出生在宋代海滄大街的一個黃姓富商家庭。據當地文史專家考證,黃五娘父親黃九能為了慶祝女兒的出生,專門在寒經河建了一座石橋,方便兩岸居民來往,后被取名為黃公橋。如今,黃公橋仍是寒經河兩岸居民往來的重要通道。
這個有100多年歷史的理發(fā)店,理發(fā)椅據說是當年洋人從海外用船運來的。
華僑尋根
記憶最深刻的
就是這條大街
過去的多年間,陸續(xù)有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的華僑到海滄尋根,而他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昔日繁華的海滄大街。據海滄街道辦事處提供的數據顯示,海滄街道現有的8.8萬常住人口中,69%是僑眷。
據海滄街道辦事處負責僑務工作的張勤強介紹,海滄有著豐富的僑鄉(xiāng)歷史文化底蘊,海滄大街沿街兩側現存的連體騎樓式建筑,均是昔日華僑共同出資興建,因此成為昔日華僑后人來海滄尋根祭祖之地。
海滄大橋通車后,隨著海滄區(qū)行政中心的遷移,海滄大街的商業(yè)地位慢慢被弱化。多家銀行陸續(xù)搬至新行政區(qū),如今的海滄大街已經完全失去了商業(yè)街功能。目前,居住在這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影視劇組
愛來這里取景
讓當地人出鏡
盡管海滄大街失去了商業(yè)街區(qū)的功能,但獨具海滄特色的老式騎樓建筑及沿街風貌,卻吸引了不少影視劇組前來取景,給落寞的海滄大街帶來新的生機。據張勤強透露,截至目前,來海滄大街取景的劇組已有20多個,而且多是在當地居民中找群眾演員飾演沿街店鋪的經營者以及沿街買賣的商販和顧客,并要求在相互交流時統一說閩南話。
其中,位于海滄大街入口處的一棟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典型閩南建筑,盡管經過多次翻新,仍保留著當初的樣子,因此吸引了多個拍攝清朝末期和民國初期涉及華僑題材的影視劇組,先后在此拍攝反映昔日街市和家庭生活的場景。
沿街而建的多個教堂,見證昔日洋人在此處的生活。
專家呼吁
合理商業(yè)開發(fā)
留住僑鄉(xiāng)記憶
最近幾年,隨著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城市進程的加快,海滄大街的未來被不少專家和學者關注。
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認為,在深挖海滄大街華僑史跡資源的同時,加強海外聯誼交流,同時還要重視非物質遺產的開發(fā)保護,把海滄大街會同周邊的蓮塘別墅、魁星樓等唐宋以來的重要文物古跡遺址,進行合理的旅游資源開發(fā),保留這條濃縮著豐富僑鄉(xiāng)史記憶的老街,展示海滄所承載的深厚僑鄉(xiāng)歷史文化內涵。
□早報記者 豐曉飛 文/圖
橫穿海滄大街的這條水路曾是最早的海滄港,水上黃公橋至今仍是重要通道。
當年村民立的這塊“黃公橋”石碑,如今只剩一半。
隨著銀行陸續(xù)搬離,海滄大街失去商業(yè)街功能。
街口這棟有著200多年歷史的建筑,吸引過多個影視劇組。
沿街大戶人家的老宅,多已破敗,細節(jié)之處仍可見昔日風采。
據說,這個老房子曾是名揚海內外的賭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