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志工帶動 服務更加專業化 “微志愿”引領了一股新熱潮,讓“做志愿者”風靡海滄。志愿者們用愛心和行動充分展示海滄區“不一樣的廈門”的風采。 去年8月,海滄區借鑒臺灣地區志愿服務模式,建立“臺胞義工行·海滄微志愿”志愿服務品牌,逐漸形成了“臺胞志工+社工+義工”的三聯動模式:以臺胞義工為帶動,與專業社工機構合作,成立了“義工之家”。在臺胞義工精神的引領下,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里,海滄灣公園、公共自行車系統就集聚了150多名志愿者參與管理服務,“共建共管我們的美麗家園”已經成為了志愿者們的共同語言。 多樣的活動讓越來越多的海滄市民加入“共同締造”的隊伍,這就是“海滄微志愿”的初衷。 “我們希望通過‘微志愿’的理念,倡導和推廣志愿服務的普及和常態化。”海滄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辦公室副主任李碧蓮自己也是一名“微志愿”義工,她告訴記者,加入“微志愿”無需門檻,無關名利,想參加的愛心人士,只需拿著報名表勾選想參加的志愿行動就可以,“微志愿”提倡人人都是志愿者,鼓勵人們從細微之處入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幫助身邊的人渡過難關,一起微笑著面對生命的挑戰。 每周一次活動,點滴間,微小的力量,已經壘起了海滄文明的高樓大廈,綻放出“共同締造”下新海滄的別樣光彩。 房前屋后小事 都是“微志愿”大事 “愛心單車志愿行”、“房前屋后志愿行”、“保護紅樹林志愿行”……海滄微志愿提出十大行動,無一不把目光聚焦在居民的房前屋后、衣食住行。 在海滄灣公園,有著不少設計別致的小牌子,上面除了樹木、設施的名稱外,還有一欄是認養人姓名。原來,這是海滄灣公園改造提升工作中群眾共建共管的舉措之一。這里的一草一木都由群眾、志愿者進行實名認養,他們將變成“父母”,將這些花草樹木、公共設施當成自己的“孩子”,利用空閑時間加以養護。此外,海滄灣公園、公共自行車站點、行政服務中心都設有志愿服務工作站,長期招募志愿者,實行輪值制,志愿者們簽訂責任狀,分工負責各個區域的環境維護和文明勸導。 義工鄭麗娟就是其中一員。熱心的她在“微志愿”首批招募義工時,就加入其中,并一直堅持到現在。“海滄是我們自己的家,志愿服務說到底服務的還是自己,這就是所謂的‘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吧。”鄭麗娟說,有時候活動進行后,她還會與大家一起交流活動的感想,“看到人家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我也會分享,房前屋后的小事,對我們來說可是大事”。 |
相關閱讀:
- [ 02-14]"微志愿"義工與殘疾人慶元宵
- [ 02-14]小小湯圓暖心扉 海滄“微志愿”義工與殘疾人共度元宵
- [ 01-23]“微志愿”邀您來做“故事志工”
- [ 01-06]海滄小義工自制賀卡送司機 “微志愿”讓愛滿家園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