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軟件 贊美與質疑并存
2014-02-25 12:2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東南網2月25日訊(福建日報廈門觀察記者 廖麗萍 編輯制圖) “你還沒用打車軟件嗎?那你就out了!”嘀嘀和快的“補貼大戰”上演不到一個月時間,補貼金額已起落三次,打車軟件也因此迅速“躥紅”,成為各大門戶網站的熱門詞匯。出門用打車軟件打的,如同一股時尚之風,瞬間席卷大街小巷。更有網友調侃:“現在如果不打車,那感覺肯定就跟2001年沒有買房子和2007年沒有炒股一樣”,可見其火爆程度。 打車軟件為何如此火熱?打的不用干等,乘客和司機都能拿到優惠補貼,在方便乘客的同時,也減少了出租車空駛的情況,而且手機移動支付,方便快捷,可謂一舉多得。不過,伴隨著打車軟件便捷之風而來的也有諸如出租車挑客、拒載,加價擾亂市場,司機專注搶單造成安全隱患等“后遺癥”,這也再次將打車軟件推向爭議的風口浪尖。 深究打車軟件火爆的背后,是分別為嘀嘀和快的“撐腰”的騰訊和阿里巴巴兩大企業爭奪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的大戰。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誰先搶占了移動支付市場,無疑就在今后的競爭中贏得了先機,因此,兩位行業大佬不惜血本的“燒錢掐架”也就不難理解了。然而,不論戰火多么激烈,打車軟件市場的競爭終將回歸理性,到時候,誰主導市場,還將由產品和服務說了算! 矛盾顯現如何解? 安全問題、加價拒載惹爭議 上周六晚上10點,剛剛和朋友看完電影的鄭丹掏出了手機,在嘀嘀打車上輸入了目的地,發送打車信息后,5分鐘不到,接單的的士便出現在了眼前。從蓮前乘車回到機場附近的家中,共花費21元,通過微信支付新乘客首單立減15元,同時還返還10元話費。也就是說,這次打車過程中,鄭丹不僅沒花錢,還獲贈了4元話費。 “既方便又實惠!真是太棒了!”雖然還是首次體驗打車軟件,但是鄭丹對這樣的消費顯得十分滿意。 17日,嘀嘀打車推出使用嘀嘀打車并選擇微信支付,乘客立減10元的補貼新政策,次日,快的打車也迅速做出回應:乘客用快的APP打車并用支付寶付款,獎勵總比同行多1元。隨著兩款打車軟件“補貼戰”的升級,打車軟件的使用也被推向了新一輪高潮。與此同時,打車軟件“后遺癥”也逐漸顯現出來。 “最近打車變得越來越難了,有時候出租車亮著空車燈,但招手卻不見它停下來。”45歲的陳女士如是說。此前,就有網友質疑,廈門出租車數量本來就不多,都被打車軟件“圈走”后,沒有使用打車軟件的人打車就更難了。對此,記者也特意嘗試在高峰期時段在湖里萬達等繁華地段打車,20分鐘的時間里,亮著空車燈從記者面前呼嘯而過,招手卻不見停的出租車至少有七八輛。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由于出租車司機都忙于接打車軟件的單,一些打不到車的乘客只能選擇“黑的”,“一位開黑的的朋友說,最近路上常有打不到車的乘客,他們的生意也因此好了起來。”一位王姓出租車司機在與記者交談時這樣透露。 當然,令市民擔憂的問題還不止這些。出租車司機為了搶單頻頻查看手機,甚至是打電話,這無形中埋下了安全隱患。此外,打車加價,不僅侵害了乘客的利益,也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這兩天在上下班高峰期我用打車軟件打車,不加價的話,等半天都很難打到車。”在廈門軟件園工作的羅先生無奈地說,剛剛享受了幾周打車軟件的“福利”,沒想到馬上就“變本加厲”了。 圈人燒錢為哪般? 移動支付市場“蛋糕”誘人 近兩年,打車軟件逐漸興起,打車一族手機里的打車軟件也不斷更新,經過市場整合,原先40多款打車軟件百花齊放的格局,也最終演變成現在的嘀嘀、快的的雙雄爭霸。 為了在這場爭奪中取勝,近一個月來,嘀嘀、快的更是在兩大“金主”的撐腰下展開了激烈的“補貼大戰”。有媒體報道,2月9日,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第一輪活動結束時,雙方公布了該活動的成績單:1月10日至2月9日,嘀嘀打車中平均日微信支付訂單數為70萬單,總微信支付訂單約為2100萬單,補貼總額高達4億元。而眼下這輪補貼戰升級版雖然還未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阿里巴巴和騰訊便已狠砸下了數個億,可謂“火力”兇猛。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不惜血本自然不會毫無緣由。業內人士分析,表面上看,兩家企業的爭奪讓利消費者,燒錢不討好,實際上,長遠看來,“圈人”的利益最終還是會落到企業身上。 “如今,互聯網資訊、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購物……可以說,互聯網經濟大有逐漸取代傳統經濟的趨勢。因此,搶占移動支付市場所帶來的延伸和拓展效益絕對是巨大的。”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靳濤表示,隨著打的軟件的興起,兩位行業大佬都想爭搶O2O這塊蛋糕,雙方的補貼大戰既是移動支付于O2O的試水,也可以理解為雙方金融之爭的延伸。 對此,廈門衛星定位應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培舟也表示,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信息化的移動支付這種迎合現代人喜好的模式成為大勢所趨。去年8月,廈門衛星定位應用有限公司就正式對外發布了“程掌手機召車”軟件,并依托該公司運營的出租車衛星定位平臺和智能車載設備覆蓋全廈門的士。其目的,就在于搶占移動支付市場這一龐大的商業藍海。 “這場燒錢大戰的目的還在于培養用戶使用手機進行移動支付的消費習慣。”在江培舟看來,通過改變老百姓掏錢付費的消費方式,搶占移動支付市場,才是這場燒錢大戰的實質,同時,也將是互聯網企業的下一個高地。 理性市場怎回歸? 服務或成打車軟件生存“王道” 就在“嘀嘀PK快的”這場沒有硝煙的支付戰火越演越烈的同時,關于這場“燒錢大戰”還能持續多久,是否該禁止的聲音也此起彼伏——大佬燒錢,乘客和司機都受益,這樣的活動應該持續久一些;再這樣“戰”下去,出租車市場的秩序就要亂套了,應該早日停止。 對于這樣的爭議,靳濤表示,“燒錢大戰”是順應市場發展需求而產生的一種行業競爭行為,在自由競爭中出現市場調節的缺陷是正常的。“如果打車軟件的‘后遺癥’一直無法緩解,那么政府就該適時介入規范,但就一般情況來看,這次的補貼戰就像之前的電商大戰一樣,是一種雙向炒作,最終會不了了之。”靳濤認為,與之相比,人們更應該將關注的目光投向“補貼大戰”之后的打車軟件市場如何規范發展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目前,廈門市的出租車幾乎都安裝了打車軟件,但是由于其存在安全隱患、加價、拒載等問題,廈門市許多出租車公司并不允許司機使用,而作為管理部門,廈門市運管處目前的態度還是較為開放的。 廈門市運管處出租車科楊科長表示,打車軟件大力度的補貼手段,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打的模式,也推動著廈門市交通行業的信息化支付水平,因此,管理部門不會盲目地介入或者禁止。當然,涉及司機開車打電話、加價議價、拒載等明令規定不允許的行為時,必然會堅決處理,而作為管理部門更希望的是,眾多打車軟件公司能夠整合市場,將打車軟件與車載設備結合起來,為市民打造一種更安全、便捷、實用的“召車利器”,從而讓整個行業朝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 對于行業如何最終長遠發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靠“燒錢”拉攏用戶,并不利于市場良性競爭,“‘砸錢拉人’不是長久之計,市場終要回歸理性,如何差異化,拼產品和服務才是這種商業模式持續的‘王道’”。 |
相關閱讀:
- [ 02-25]廈門的哥欲買隨身WIFI搶單 打車軟件引發市場變化
- [ 02-25]打車軟件引發新現象:或沖擊廣播行業
- [ 02-25]打車軟件引發新現象:或沖擊廣播行業
- [ 02-25]規范打車軟件市場應“寬嚴相濟”
- [ 02-25]打車軟件引發新現象:或沖擊廣播行業
- [ 02-24]打車軟件“癱瘓” 乘客吐槽“被坑了”
- [ 02-24]打車軟件 在榕日接單量漲12倍
- [ 02-23]打車軟件:如此燒錢能維持多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