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張蓉鑫(右一)早已不是當年的閩南方言門外漢,已能熟練地運用閩南話跟大家對戲了。 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10多年未招新人,專業人士分析稱,已經出現的人才斷層 歌仔戲愛好者希望,廈門未來能成立專門的戲迷社并得到專業機構的支持和指導 去年年底,為給廈門的歌仔戲注入新鮮血液,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一保持著閩南文化獨特表演形式的戲種,在間隔多年沒有招新人后,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面向社會發出“英雄帖”,啟動尋找新演員的招聘計劃。 在規定的時間內,有300多人報名應試。經過統一招聘考試,來自江西省宜春市的小伙張蓉鑫,憑借專業課目考試最高分,成為此次招聘考試的狀元,上個月如愿成為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的正式編制演員。歌仔戲作為閩南方言戲曲劇種之一,專業考試的狀元來自省外而非閩南地區,也成為本次招聘考試最令人關注的話題之一。 □早報記者 豐曉飛 文/圖 歌仔戲班招生 13歲時他只身來廈 憑實力被破格錄取 張蓉鑫來自江西宜春的一個普通鐵路工人家庭。張蓉鑫對民間藝術的最初接觸和啟蒙,來源于曾是江西民間戲曲高安《綠茶戲》劇團專職演員的奶奶。“小的時候,由于爸爸媽媽都在鐵路部門工作,沒有時間照顧我,就把我交給奶奶帶。”張蓉鑫回憶說,在與奶奶一起生活的那幾年,他經常隨著奶奶外出演出,奶奶在家時也時不時地教他練習唱戲如何發聲,甚至還教他如何用肢體表達唱詞的感情,“從小耳濡目染,不僅讓我喜愛上了民間戲曲,更讓我有了學習民間戲曲的追求”。 2007年,為確保廈門歌仔戲傳承后繼有人,昔日的廈門歌仔戲劇團與廈門藝術學校聯合開辦歌仔戲定向委培班。按照委培班學生當初報名時與招生方簽訂的相關協議,22名歌仔戲定向委培生經過5年的系統學習后,廈門歌仔戲劇團從中擇優錄取18人,直接進入劇團工作。當年,年僅13歲的張蓉鑫上網時看到廈門藝術學校歌仔戲表演班招生,通過查閱歌仔戲的起源和藝術表演形式等相關資料,他向家人提出了報考歌仔戲表演班的想法。起初,父母并不同意,但在奶奶的勸說和大力支持下,最終,他獲得了家里人的一致支持,只身到廈門參加招生考試。盡管當時還不懂得說、也不懂得聽一句閩南語,張蓉鑫還是憑借自身扎實的唱功和靈活的肢體表演功底,被歌仔戲表演班破格錄取,成為該班惟一一個不會說閩南話的學員,也是全班惟一一個外地人。 歌仔戲班開課后,由于張蓉鑫的嗓音渾厚、體態沉穩,老師根據他自身的條件,安排他學習飾演“老生”的角色,并有針對性地向他傳授各種不同的“老生”肢體表演技巧和獨特唱腔。 |
相關閱讀:
- [ 03-07]漳州長泰:巧借歌仔戲宣傳消防知識
- [ 12-25]歌仔戲《蝴蝶之戀》精彩片段
- [ 10-28]薌劇(歌仔戲)演出精彩圖片輯錄
- [ 10-28]臺灣著名歌仔戲團明華園總團到漳州首演
- [ 10-25]《國民大文化》之臺灣歌仔戲
- [ 10-23]歌仔戲(薌劇)
- [ 05-21]廈門歌仔戲臺南粉墨登場 曲曲贏得滿堂彩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