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茂述在實驗室里做手術。 東南網3月11日訊(福建日報廈門觀察記者 楊珊珊)9歲前,朱茂述的夢想是當一名威風凜凜的警察,而9歲時的一場高燒,使他患上了小兒麻痹癥,不僅奪走了他正常行走的能力,也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警察夢”破碎后,穿著白衣大褂救死扶傷的身影便深深扎根在他心里。 為了成為心中的“白衣俠士”,朱茂述放棄錄取自己的大學會計專業,再次復讀;畢業后,報考老家衛生系統卻被拒絕;隨后,他和同學開的小診所關門…… 然而,坎坷并沒有使朱茂述放棄自己、放棄夢想。如今,坐在廈門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室里,研究生二年級的他能在一兩個小時內完成實驗小鼠的心臟移植手術。“就算在美國,能做這種手術的醫生也是極少的。”朱茂述的導師、廈門大學醫學院副院長齊忠權介紹,朱茂述已經成功地完成了150多例這樣的手術,“我對他的評價是:非常優秀。” 最近,朱茂述更是榮獲了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評選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我們也走近這位“勵志哥”,分享他一路尋夢的故事,感受他樂觀感恩的精神。 為圓學醫夢復讀重考 見到朱茂述時,他正拄著拐杖走出電梯,走向一輛破例停放在廈門大學醫學院大樓內的四輪電動車。這個來自山東膠州看似健壯的大學生,下半身卻是瘦弱的、略顯不協調的雙腿,而這,正是9歲那場突如其來的高燒留下的最深刻的痕跡——小兒麻痹癥使他的雙腿失去了大部分知覺,漸漸萎縮,行動不便的他只好拄著雙拐代步。 因為病痛改變的,還有他心中埋下的夢想,“生病后在醫院里經常接觸到醫生,很崇拜他們,也想成為能救死扶傷的人。”朱茂述說。而這之前,他最大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 為了能夠穿上“白衣大褂”,朱茂述也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 高中有一段時間,朱茂述所在班級的教室被調換到了六樓,“本來高考前時間就很緊張,我上下樓梯又不方便,為了節省時間,我就買了一箱方便面放在教室里。”他說,“教室里飲水機的水總不夠熱,三餐都吃泡面,大概吃了一個半月。”朱茂述笑稱,那之后,真的是一看見方便面就想吐。 然而,生活中的不便利并不是朱茂述遇到的最大挑戰。高考之后,原本報考醫學的朱茂述卻由于殘疾,被調劑到了會計學專業。“我想了又想,心理上還是不能接受,這并不是我想做的事情。”他說,為了能夠學醫,自己頂著壓力選擇了再復讀一年,并在第二次報考中特意選擇了一個有招收殘疾人的大學。五年的學醫生涯轉瞬即逝,2011年,從山東濱州醫學院畢業后,朱茂述參加了當地衛生系統的考試,通過筆試進入面試的他再次因為身體上的不便被拒絕。 “我也找過醫院,有的說,需要急診時,別人花1分鐘就可以沖到病人身邊,你呢?”朱茂述回憶道,雖然在他看來殘疾人完全可以勝任醫院里皮膚等“小科”的工作,自己卻依舊被拒之門外。 找不到工作,迫于生計,朱茂述和幾個關系較好的同學合伙在學校附近小區租了車庫,進行了簡單的裝修,張羅著開了間“小診所”。“為了開診所,我向同學朋友們借了一萬五千元。”朱茂述說,由于沒有正規的牌照,開門不過三個月,診所就關門了。面對合上的“另一扇門”,朱茂述不得不重新思考未來,最終決定考研。 一封感謝信帶來的轉機 2012年,經過一年的努力,朱茂述終于通過了研究生初試線,來到了廈門大學參加復試。 面試那天,當朱茂述拄著雙拐艱難地爬上四樓時,氣喘吁吁的他遇到了廈大醫學院副院長齊忠權。“當時看到他,我就明白這一路走來他有多不容易。”齊忠權說,和朱茂述交談后,自己深深地被他的堅持和樂觀所感動,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幫幫這個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學生。 盡管齊忠權特別向面試的導師們介紹朱茂述,但由于進入復試的成績并沒有絕對優勢,加上身體的缺陷,面試后朱茂述被委婉地告知回去等消息。漫長的等待幾乎磨滅了朱茂述內心的希望,“當時真的挺絕望的,但是還是很感謝廈大給了我機會,我就給他們寫了封感謝信。” 命運的逆轉正是由這封充滿感恩的感謝信開啟的。 廈大黨委書記楊振斌在看到他的感謝信后備受感動,決定在保障復試公平前提下,嘗試向教育部多爭取一個名額。而齊忠權也表示愿意把這個樂觀自強的學生納入麾下。就這樣,前路再一次柳暗花明,已經28歲的朱茂述終于踏入了廈大校園。 然而,步入校園只是挑戰的開始。考慮到朱茂述的身體情況,專業從事器官移植研究的廈大醫學院副院長齊忠權為他選定了“實驗外科”,主要工作就是在動物身上進行器官移植,除了前期準備外,實驗可以坐著在顯微鏡下完成。沒想到,朱茂述雙手的神經因為拄拐,在長時間的壓迫下受到了損傷,一做實驗,手便會不自覺地抖動。 “一聽到他說操作時手會抖,我整個人都懵了,”盡管心急,齊忠權卻也無能為力,要知道,作為實驗對象的小鼠,心臟只有指甲蓋那樣大,更不用說小鼠的血管了,實驗必須在高倍數的顯微鏡下完成,對于操作者的精準度要求很高。 為了克服手抖,除了用老辦法“夾花生米”,只能多操作、多練習,尋找“手感”。于是,每天晚上,實驗室里都能看到朱茂述對著顯微鏡一遍一遍地練習,“除去前期實驗準備,整個實驗過程需要1至2個小時,他每天都做好幾場。”齊忠權說。 現在,朱茂述已經成功完成了150多例實驗鼠的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率超過90%。“在美國、日本等醫學發達的國家,能做這樣手術的醫生都是極少的。”講到朱茂述的“手藝”,齊忠權不無驕傲,“我敢說,憑他的實力,就算到了國外也有飯吃。” 樂觀與感恩始終在他心中 對于朱茂述,齊忠權給出的評價很高,“這個孩子很樂觀、懂事,很難得的是,他有一顆感恩的心,總想去幫助別人。” 在校園里,朱茂述不僅學習成績從不落于人后,各種青年志愿活動里也總有他的身影。2012年,廈門大學翔安新校區剛剛建成,朱茂述和同學們作為新校區的第一批學生一起利用節假日時間打掃新教室、一起在草坪上撿垃圾,經常一干就是兩個多小時。植樹節時,同學們負責種樹,而行動不便的他就開著學校為自己準備的四輪電動車,負責幫大家運水,一起澆灌種下的樹苗。教學樓的保潔阿姨請他為自己的孩子們輔導功課、擔任家教,他欣然答應,每周六都往返于校內外,卻不收一分報酬,直到班級黨支部啟動關愛校內務工人員子女的義務家教活動時,同學們才偶然發現他早就是孩子們的“小朱老師”了。 從大學到研究生,朱茂述先后加入了“校園醫生俱樂部”、擔任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被評為廈門大學“十佳共青團員”等,雖然身體不方便,卻不妨礙他盡自己所能,回報社會,許多同學都稱他是“醫學院研究生群里的正能量發電站”。 一路樂觀堅定地走來,現在,研究生二年級的朱茂述已經30歲了,他說,希望能盡快工作,畢竟家里父母年紀都大了,自己也想穩定下來。而對于自己的這個“得意門生”,齊忠權也表示希望進一步培養朱茂述,并爭取將這個人才留在廈大。 盡管說起未來朱茂述還是難免有些迷茫擔憂,但他說自己對“自強不息”的理解就是在有困難的時候怎么去做,去克服困難。他說,就像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英雄也有畏,英雄也無悔”,“最起碼要采取積極的態度,不能退縮。” “飯不是別人給的,不管怎么樣,我走到今天也是努力過來的,總有適合我的事情可以做。”朱茂述這樣說,“我也夢想有一天我也能為貧困山區的孩子,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什么,那種感覺肯定特別好!” |
相關閱讀:
- [ 12-25]法國完成世界首例永久性人工心臟移植
- [ 02-19]美國男子接受心臟移植 與捐贈者姐姐相戀(圖)
- [ 01-17]8歲女孩換上20歲心臟 成中國最小年齡心臟移植者
- [ 03-25]美前副總統切尼接受心臟移植手術
- [ 08-23]西班牙成功實施永久性人工心臟移植手術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