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法院副院長江福裕通過電波與聽眾互動。 思明區法院法官通過網絡與網友互動。 思明區法院副院長張嶸接受新浪“微訪談”采訪。 先學一步、先改一步、改就改好。作為第二批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單位,思明區法院主動對接思明區委和上級法院,開展“司法為民、踐行群眾路線”活動,接地氣、解民憂、改作風,廣開言路開門納諫,用實際行動踐行群眾路線。 敢于擔當才能有所作為。在踐行群眾路線的實踐中,思明區法院結合當前工作主題,通過改作風出實效,力求“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做出彩”,先后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和群眾動員工作片會,邊學邊改,立說立改;出臺“思法效能十個遵守”,進一步抓好機關效能和作風紀律建設;開展“踐行群眾路線”意見征集活動,全面征集意見、發現不足、立馬整改,改就改好。 廣開言路才具有生命力。思明區法院廣接地氣,借助民眾喜聞樂見的大眾媒體,搭建互動橋梁,為群眾建言獻策構建平臺,又為百姓法律咨詢提供便利。思明區法院特意與“閩南之聲”廣播、新浪“微訪談”等欄目合作,借助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院黨組“走進去,沉下去”,與群眾貼近,和群眾溝通,以開展“踐行群眾路線”活動為契機,帶動隊伍作風轉變,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據悉,思明區法院今年將以“審判創新年”為主題,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線貫穿全年工作,全面推進服務大局、執法辦案、改革創新三項重點工作,積極打造“公信型、服務型、創新型、學習型、科技型”“五型”法院升級版,努力為“美麗廈門”戰略實施和“幸福思明”建設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1 接地氣 以群眾喜歡的方式貼近群眾 “請問我能不能報名法庭義工?”“我的手機充電寶突然爆炸,怎么維權?”19日和20日下午4點到5點,思明區法院副院長張嶸和江福裕分別做客“閩南之聲”《幸福村村通——司法零距離特別節目》欄目,就群眾關切的“司法公開”和“民生司法”等問題進行解答。通過電波頻率,副院長和群眾你一言我一語,談看法,講思路,場面十分熱鬧。 踐行群眾路線,關鍵在于呼應群眾需求。針對群眾關切的問題,思明區法院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溝通。通過廣播,副院長零距離傾聽群眾需求,解答群眾疑惑,征求群眾對司法工作的真實看法,拉近司法機構與群眾的距離。“我們轉變以往作風,主動走出法院,以群眾喜歡的方式走近群眾,以更親和的姿態進一步密切群眾,解決群眾的司法需求。”江福裕說。 虎溪社區工作者陳曉梅平時就有收聽廣播節目的習慣。19日下午,她特意打開收音機,收聽“司法公開”專題的廣播節目。她直言,法院以往在她的印象中既嚴肅又莊重,想不到這次法院以廣播的方式與群眾面對面、現場互動。“這不僅擴大了影響面,而且創新了普法形式,是貼近群眾的好舉措。”陳曉梅說,“在這場‘踐行群眾路線’活動中, 法院還通過法官下社區、法律講座等形式,為我們社區居民提供普法、咨詢服務,增強我們的法治意識。” 陳曉梅的心聲反映了多數群眾的需求。在兩天的直播節目中,打進節目熱線進行法律咨詢的聽眾一個接著一個。過多的電話量導致熱線電話一度失控。張嶸認為,用群眾接受的方式貼近群眾,群眾的反響必然熱烈。“我們還組織一系列活動,進一步密切與群眾的聯系,增開溝通群眾渠道,滿足群眾需求。” 同時,思明區法院還舉辦新浪“微訪談”活動,邀請副院長做客新浪微博,與網民互動,針對網友的問題做出解答。 2 解民憂 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等民生問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為民眾所關切。思明區法院在踐行群眾路線活動中,特別重視立足審判職能,解民憂、護民利,“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在民事案件方面,思明區法院通過審判制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行政案件方面,通過審判促進行政機關規范執法,積極地、合法地行使行政職能,保護消費者權益;刑事方面,更是通過審判打擊制假售假犯罪。法院利用“3·15”消費者維權日的時間節點,集中宣判制假售假的案件,嚴厲打擊危害百姓健康權利的犯罪分子,從源頭上打擊假貨、劣貨,保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弘揚社會正氣。另外,法院還特意評選典型維權案例,并在媒體上進行報道,為消費者提供指導。 審判工作之外,思明區法院還實施便民舉措為老百姓提供司法延伸服務。例如,為了更好地讓老百姓認識自身的權利,維護自身的權利,在報紙上創辦了“智慧視線”、“正義聚焦”等專欄宣傳案例,解釋法律,舉辦“法律大課堂”、陽光司法等諸多活動,及時掌握民生需求,進行互動溝通。為了方便群眾訴訟,法院還開通網上立案、手機短信通知等便民渠道,積極推行司法救助制度,從而減少老百姓的維權成本。 3 改作風 打開民眾了解司法之窗 如今,一走進思明區法院蓮前法庭,您就能看見穿著紅背心的法庭義工為群眾提供服務。蓮前法庭庭長閻彤介紹,以往很多人并不了解法院開展的工作,擔任法庭義工可以為許多人打開了解法院的一扇窗,讓其奉獻社會的同時也可領略到法治之美。 “法庭義工”是思明區法院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司法親和力的一項創新舉措,通過邀請社會愛心人士擔任法庭義工,扮演比法官更平民化的身份角色,在法庭從事端茶、送水、訴訟引導等便民禮儀。閻彤說:“對于義工而言,他們更容易親近司法。而當事人有了義工的幫助,在訴訟的過程中更加方便了。”據介紹,目前登記在冊的義工志愿者已有40多人。 為了讓民眾對法院工作增進了解,思明區法院還力推司法公開,讓更多的人獲得知情權。公民司法體驗基地就是這樣的一個窗口。依托鼓浪嶼景區文化,思明區法院通過改造原鼓浪嶼法庭舊址,充分挖掘地方元素以及文化底蘊,精心打造了全國首個“司法體驗基地”;此外,通過設置模擬法庭等互動環節,讓民眾在互動體驗過程中了解法院,增進對司法工作的了解。 思明區法院副院長張嶸說:“司法機構以往給民眾的感覺多是嚴肅、刻板。因此,借助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法院改變作風,因地、因時、因事,打造結合我們轄區自身特色的‘司法公開’工程,打造民眾喜聞樂見的普法方式,讓民眾可以了解普法工作的難點、焦點和切入點,對司法機構也有全面的認識。” 本組文/圖 通訊員 楊長平 本報記者 郭桂花 |
相關閱讀:
- [ 01-07]思明法院全省首創“立案調查令” 破解訴訟取證難
- [ 05-23]網絡力量破解執行難題 思明法院微博曝光臺昨升級
- [ 05-23]思明法院微博曝光臺昨升級
- [ 01-16]思明法院:自發力借外力 破解“執行難”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