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社會 > 正文

廈門老人騎車載兩童逆行 校園周邊成交通事故多發地

2014-04-01 08:49? ?來源:廈門網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

家長騎車帶著孩子,在機動車道逆行。

數字

中小學生意外事故急救案例中,交通事故占比很高,島內外事故比例為3比7

原因

交通事故往往由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造成。民警建議,年輕人請老人接送孩子前,應該教他們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昨日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通常情況下,被教育的往往是孩子。不過昨日,走訪多個中小學后,記者發現了一個現象:在上學、放學的路上,存在不安全行為的不只是學生,還有學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們。家長騎著自行車、電動車,逆向行駛,險象環生,對孩子的安全構成了不小威脅。

據120急救中心醫務人員不完全統計,在中小學生意外事故急救中,交通事故占很大比例,而這些事故往往是由大人造成的,并因此連累了孩子。

[現場] 老人騎車逆行穿梭車流

昨日中午,正值放學時間,門口就是廈禾路的梧村小學,擠滿了前來接孩子的家長。私家車、電動車和自行車組成的“混合軍”,加上每人撐一把傘,就占去了兩個車道。不少騎車的家長干脆直接在馬路上安置小孩上車,一旁的機動車呼嘯而過,不禁讓人捏了一把汗。記者還注意到,騎車接學生的大半是老年人。其中一名老人騎著電動車,同時載著兩個孩子——后座上坐一個,身前再擠一個,電動車出了校門逆行往文灶方向,在機動車車流中穿梭,實在令人擔心。

“這些騎電動車、自行車的家長,幾乎都逆行過,你想想,回去時是順行,來時就是逆行了,因為家長們不可能到路口再去掉頭?!币幻驹谛iT口的安保人員告訴記者。記者發現,校門前500米有一個路口可供車輛掉頭,卻沒有一個家長“光顧”。

這種交通亂象在島內多個中小學門口不時出現。在檳榔小學門口,一名家長說:“孩子安全意識還可以,家長安全意識反而很差?!?/p>

[調查] 校園周邊是交通事故多發地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超過1.85萬名的14歲以下兒童死于交通事故,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至于中小學生意外事故多發地,120急救中心一名從業多年的醫護人員說,是“校園周邊”。

這名醫護人員說,據不完全統計,中小學生交通意外事故的數量,島內和島外的比例大概在3比7左右。在島內,家長更多選擇開車或乘坐公交車、的士接小孩,安全系數較高。在島外,大多數學生的家離學校較遠,家長大多選擇以摩托車、電動車接送學生。在島內發生交通事故,因人在車中,車速又不快,大多是刮擦,學生受傷比較少;而在島外,一旦發生刮擦、碰撞,往往小則骨折,大則顱腦出血。

[分析] 事故大多因家長違反交通規則

這些交通事故有個共同特點——老人接送小孩時,發生事故的情況尤其多。

據分析,老人行動較慢,交通安全意識較差,加上孩子好動,便容易出事?!耙恍├先嗽旧钤谵r村,為了照顧孫子來到城市,他們幾乎沒有交通安全意識,看見車來了,就帶著孩子往前跑。”基層民警建議,年輕人請老人接送孩子前,應教會他們如何遵守交通規則。而現實情況是,這種“安全第一課”往往被忽略了。

被問及是否曾教從農村來的父母交通常識時,一名受訪家長坦言:“沒有。在老人的觀念中,只有一條交通規則——見紅燈要停,見綠燈可以走?!?/p>

“事故大都是家長違反交通規則造成的?!?20急救中心醫務人員痛心地說。

【記者手記】

言傳不如身教

本報記者 吳俊鴻

昨日,有的學校組織了安全教育活動,學生們又被教育了一次。不過,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在交通安全方面,被教育的或許應該是大人們。

火災自救、溺水求生……這些安全教育對孩子們來說十分有必要,家長、老師也十分重視。不過,大家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卻忽略了自己每天接送路上的安全教育——至少,在這種安全教育課上,被教育的大多是孩子,家長卻很少參與。

“為了孩子,請遵守交通規則”的交通警醒語,曾多次出現在路上,但是家長們經常視而不見,不顧自身和孩子的安全,隨意逆行,違章變道。

在教育中有一種說法,叫“言傳身教”,家長們都沒做好,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

“這種教育日,學校也要轉變想法,讓家長來參加,教育對象不能只是孩子?!庇腥私ㄗh,借著“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在關注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同時,大人們也應自省,補上交通安全這一課。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