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的學生在“閩南風”文化長廊學說閩南語 周宇軒在家與舅媽和表妹一起學習閩南語發音 志愿者在繁華的中山路向市民和游客講授閩南語 □早報記者 豐曉飛 文/圖 閩南語作為閩臺兩地通用的地方方言,不僅是傳承閩南文化的載體,更是團結閩南人的凝聚力。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的外來人口涌入閩南淘金,一些學校甚至大多數家長認為講閩南語會妨礙學好普通話,致使許多學齡兒童不懂閩南語,從而讓閩南語的傳承前景不容樂觀,如何普及“正港”閩南語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上個月,廈門海滄宣布,今年秋季開學在全區范圍內開設閩南語課。而在這之前,廈門不少家庭、志愿者、學校,也已嘗試著通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推廣閩南語,傳承閩南文化。 一個廈門媽媽的堅持 在家一律得說閩南話 助兒拾回遺忘的方言 盡管媽媽是地道的廈門本地人,爸爸是漳州人,9歲的周宇軒在上小學之前,對閩南話所表達的意思仍然是一知半解。原來,他2歲之前,爸爸媽媽都在福州上班,他由家在廈門的外婆照顧,2歲后,周宇軒隨爸爸媽媽到福州生活,進入幼兒園時,老師告訴他的媽媽陳嘉莉:“你兒子不會說普通話,不僅老師無法與他溝通,他與其他的小朋友也無法交流。”陳嘉莉回憶說,那時她只好按老師的要求,為兒子惡補普通話。 2010年,由于工作調動的關系,陳嘉莉和丈夫回到廈門工作,兒子交由外婆負責照顧。由于外婆只會講閩南話,而周宇軒在福州的那段時間經常說普通話,還跟著福州的小朋友學福州話,沒有了閩南話交流的機會和語言環境,慢慢地把閩南話忘了。“回到廈門后,我媽媽與他說話,常常是一個用閩南話問,一個用普通話答。”陳嘉莉說,當時的場景讓她感觸很深,這改變了一家人平時用閩南話交流的習慣,“不得不這樣,你說閩南話孩子聽不懂,好問的他就經常要求你告訴他,大家都講了什么話,因此曾經有一段時間,一家人被迫用普通話交流”。 “作為閩南人,兒子不會說閩南話怎么行啊!”在此后的兩個月時間里,陳嘉莉越發感覺不適應,于是決定營造學習閩南話的語言環境,重新教兒子學說閩南話。送兒子上學的路上,帶孩子外出郊游的途中,回家吃飯和睡覺前,陳嘉莉總是利用盡可能的時間,下意識地用閩南話與兒子對話,并要求兒子也要講閩南話。為了盡快提升兒子的閩南話交流水平,她不僅上書店買來學習閩南話的書籍,還通過與兒子玩兒時經常玩的閩南傳統“童玩”游戲等方式,激發兒子學說閩南話的熱情。 如今,在陳嘉莉的堅持下,不僅周宇軒能說一口流利的閩南話;祖籍溫州的弟媳婦,如今與本地人用閩南話交流,也很少出現交流障礙。 一群志愿者的努力 中山路上公益培訓班 教人輕松學說閩南話 “廣東酒樓的早茶點心真多,做了真夠格,也真好甲(吃)。我最愛食的是伊(它)的叉燒包、燒鵝掌……”上周六下午3時許,在廈門中山路局口街入口處,數十名市民和游客或坐或站在“廈門話公益培訓班”的條幅下,在志愿者吳老師的教授下,用廈門話念著各種美食。 “請客對話、三字順口溜、唱閩南歌、猜閩南謎語等各種課程,每期都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市民和游客來學習。”吳老師說,參與“廈門話公益培訓班”教學的老師,不僅有從各個文化和教育崗位上退休的老同志,也有在職的老師和文化工作者,他們不僅對閩南話有著濃厚的感情,更有著義務教學的那份激情。她舉例說,比如廈大人文學院教授林寶卿,獲悉“廈門話公益培訓班”在中山路局口街開班后,不僅專門送來兩本她自己出版的新書——《閩南方言教程》和《閩南方言熟語集釋》,還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到中山路,參與公益閩南話的教學。 為了讓公益培訓班更吸引人,老師們準備了不同的教學資料。83歲高齡的紀招治老師,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教學中她一改往日表演歌仔戲,而是念唱一名業余歌手寫的閩南古語良言,“好人好事愛者學,敬孝父母福自多”“酒肉兄弟不長期,知心朋友得友誼”……不僅游客感覺有趣,就連路過的本地人也不由自主地駐足學習。 “參與的志愿者老師,教授說閩南話,都有著自己的訣竅。”吳老師說,比如“歡迎恁(你),來廈門,迫迌迌(玩),足好意。中山路,局口街,閩南角,每拜六……”志愿者張一麟老師教的這首《老廈門,歡迎恁》三字順口溜,就是他自己創作的。在他看來,“廈門話公益培訓班”如果想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就應該有一首膾炙人口的順口溜,介紹老廈門的街巷、美食,展現老廈門人的熱情,幫助游客了解廈門,這樣的順口溜不僅容易吸引市民和游客,也方便記憶。為此,他專門花幾個月時間編寫這首順口溜,把中山路、開元路周邊的老街巷,花生湯、韭菜盒等美食都包含進去,他甚至還復印了許多份簡易教材,分發給游客。 一位川籍老師的投入 會說并且倡導閩南話 校內辦閩南文化長廊 事實上,早在2012年,海滄就已啟動“閩南方言與文化進校園”第一階段活動,在部分學校幼兒園進行試點。如,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附屬學校開發了校本課程《感受慈濟文化》,帶領學生走近青礁慈濟宮,了解保生慈濟文化;東孚中心幼兒園把閩南童謠作為幼兒早操的樂曲;育才小學、廈門一中海滄附屬學校開設了具有閩南文化底蘊的歌仔戲社團班,分別邀請到歌仔戲國家級演員蘇燕蓉和被譽為“廈門十二旦”的曾小真來上課。 在眾多的閩南人發起保護閩南文化和搶救閩南方言的時候,一些“新廈門人”也加入了這一陣營。來自四川的陳老師大學畢業后先是到泉州的一所中學任教,后來又到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在泉廈兩地生活了10年的他,不僅學會了說閩南話,對閩南文化也有著深度研究。來到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后,他結合閩南語教學引入課堂的實際,根據自己多年來學習閩南話的經驗,向學校提出了組織開展閩南文化講座、參觀閩南民俗展覽、欣賞閩南戲曲表演和進行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的建議,并得到支持。 而為了拓寬學生學習閩南文化的渠道,豐富校園內閩南文化氛圍,在陳老師的主導下學校建設了融合閩南古居、閩南風俗、閩南語言、閩南生活、閩南戲曲等特色的“閩南風”文化長廊,通過圖片文字宣傳閩南文化,受到師生與家長的一致好評。陳老師還結合自己掌握的閩南文化知識,在課堂上通過課程學習、交流展示、誦讀吟唱,合作表演等形式,讓學生掌握閩南語基礎詞匯和句型,理解部分閩南方言的俗語和成語,了解閩南民間舞蹈、戲曲、音樂、飲食、民俗等,激發學生學習閩南文化的欲望。同時,他還倡議在各年段藝術課程中增加閩南童謠吟唱、閩南舞蹈、閩南戲曲欣賞等內容。 ■專家聲音 保護和發展閩南文化 首先要保護好閩南語 “作為方言,閩南語的生命力日漸衰微。”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協會榮譽會長彭一萬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們對它的傳承不重視,甚至拒絕使用它,比如目前廈門的幼兒園、中小學普遍存在的禁止學生在學校講閩南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學閩南語的最佳時機,“人為的限制,是造成閩南語傳承的最大障礙”。從此前的普查情況看,就算是地道的廈門本地人,不少年輕人所掌握的閩南語詞匯越來越少,而且大多對閩南語一知半解,像蝴蝶、蜻蜓、螢火蟲等詞匯的閩南語,不少年輕人都不會講,談到時只能用普通話直譯。 在他看來,閩南語蘊藏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化現象,更是使用該語言的人們關于歷史的、現實的一切知識的總和,因此要保護和發展閩南文化,首先要保護好閩南語。 傳承最佳渠道是課堂 日常多用閩南語交流 “我到過許多中小學,給學生上閩南文化課,發現許多學生對閩南話的詞匯掌握得很少,100個常用的詞匯,沒有一個能全說得出來。”廈大文學院教授周長輯雖已退休,卻不忘用編寫教材來推廣閩南話,他說,60%的學生只能說出六七十個,40%的學生連一半都說不出來。 “要保護好閩南語,首先要從娃娃抓起,讓更多的孩子學講閩南語,而且是到了勢在必行的程度。”在他看來,閩南語傳承的最好渠道就是課堂,“閩南語中可以找到很多古漢語的痕跡,這對學習古詩詞、文言文大有益處”。此外,還可以利用網絡、廣播電視等,以寓教于樂的方式推廣閩南語。 廈門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陳耕認為,應注重學校和家庭相結合的閩南語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多用閩南話進行日常生活的交流,提升學習的語感。在社區,可考慮舉行社區性的閩南歌曲演唱、朗誦對抗賽。 “廈門曾經隸屬文化館的一支閩南語說書員(講古)隊伍,在市、區各講古場進行說書活動,傳承閩南文化,但后來由于客觀原因被中斷。”廈門民俗專家郭坤聰建議,培養、恢復、建設閩南語(講古)說書員隊伍,力爭每個區有一支講古隊伍和一個講古場,并制定運營規則,擴大閩南語搶救和保護的范圍。 |
相關閱讀:
- [ 04-07]泉州本土音樂人自制婚禮MV 閩南語嘻哈展古城時尚
- [ 03-25]海滄舉行閩南語種子班培訓 5萬名學生學“正港”閩南語
- [ 03-24]海滄將在學校開設閩南語課 “種子教師”培訓已展開
- [ 03-06]海滄初中小學幼兒園都將開設閩南語課程 傳承閩南文化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