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救援隊昨被授予“廈門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稱號 一組隊員當晚進山救援,至今天凌晨五點救出一對迷路男女 ■救援畫面。 北極星救援隊供圖(資料圖片) 廈門晚報訊 50位戶外運動精英組成的110北極星救援隊,是一支非常高效的山地救援力量,建隊即將5年整的他們,已經參與了近50次的山地救援,成功率達到100%。昨日下午,這支隊伍被共青團市委授予“廈門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標兵”的榮譽稱號。 記者 朱俊博 【事件】 12名隊員花11個小時 懸崖邊救下兩游客 昨日下午6點多,110北極星救援隊接到110指揮中心的警情:北辰山景區內有一對男女迷路無法下山。 趕到北辰山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著暴雨而且還起了霧氣,能見度非常差,強光手電筒照射能見度也只有10米左右。隊員老高說,通過電話對方加了他們的微信后,將定位傳了過來,沒想到這結果非常不準。12名隊員只好分成3組尋找。 在第一波的搜救過程中,隊員們用喇叭和哨子不斷喊話,期間也有和這兩人的聲音接上頭,但能見度實在太差,還是無法打探到他們的位置,在堅持到凌晨1點左右,救援行動不得不中止。 凌晨2點左右,等雨小了之后,隊員們繼續進行第二波的搜尋,這次倒很順利,到凌晨3點半左右,隊員們終于在一處峽谷的石壁上面找到兩人。 讓隊員們都有點后怕的是,兩人所處的位置居然就是10米多高懸崖的旁邊,“還好他們呆在原地沒動,節省了體力也沒出危險。”老高說,當發現他們時,這兩人又困又累又餓,都出現體力虛脫的狀況。 隊員們趕緊送上食物和水,又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將兩人安全帶到山下。此時,已是清晨5點半。 【故事】 1 每月拉練跑遍廈門山頭,“躲貓貓”熟悉地形 自從2009年5月12日北極星救援隊成立以來,每年接到110指揮中心的救援任務都有八九起,而今年到5月份,已經突破了11起,讓隊員們自豪的是,迄今為止的近50起救援,全部成功。 黑馬把這歸功于平時的訓練。隊員們入隊前都是有戶外經驗的驢友,入隊后每月都會組織一次拉練訓練,挑選的都是廈門各處的山頭,“有時候就是故意挑小路走。”黑馬說,廈門容易發生迷路的10多座山頭,隊員們都走遍了,現在隨便報一個山頭上的參照物,隊員們都知道從哪里上去哪里下來。 拉練時,他們最常玩的游戲是“躲貓貓”,“一組隊員在山上穿越,另一組隊員到另一個山頭,只提供一個坐標,讓隊友來尋找。”黑馬說,這讓隊員們更熟悉地掌握地形。 2 電線桿是最好坐標,報出標號就能定位 不過,救援隊接到的求助信息,大多發生在夜間,天色一暗,參照物都無法看清,但隊員們對此一點都不擔心。 他們救援時有三個法寶:一是電線桿,山頭上每根電線桿都有標號,只要驢友能找到電線桿并報出標號,通過電力部門就能查詢到位置,“這是最準確的”。 二是用手機。手機軟件里的微信和QQ,都有地址共享功能,可以發送位置。 如果這兩個都沒法用的話,隊員們只能電話指引他們,走到明顯的坐標點,有可能是房屋,也有可能是大樹或者大石頭,幫助他們走下山。 “最困難的就是沒有通訊工具,也沒有光源的救援。”黑馬說,這就得完全依靠隊員們用“搜山”的方式來尋找。他們經歷過最久的一次救援,花了整整13個小時,終于將迷路的人找到。 3 像足球聯賽一樣,他們有“升降級制度” 110北極星救援隊最核心的,是20人組成的四支搜救小組。每組人員中配備了開路好手、導航能手、醫療高手和通訊技術強手,再加上一位負責統籌的隊長,形成了一支有戰斗力的山地救援力量。 搜救小組之外的其他30名隊員,則負責后勤和外聯等工作,而他們背后,還有一支150人組成的預備隊。隊長黑馬告訴記者,就好像足球聯賽一樣,他們也有“升降級制度”。 “服務時間不夠的,或者是因個人原因無法再從事救援工作的,會被降級到預備隊里,我們再從預備隊中挑選最優秀的補充進救援隊。”黑馬說。 雖然有“升降級制度”,但救援隊的這50人流動性卻很小,導致預備隊隊員們的“等待”時間就變得很長,待在預備隊里最長的一位隊員,就呆了3年多時間。不過預備隊和救援隊的差別除了不能參加救援之外,其他的活也是一樣要干,尤其是在公開訓練和對外宣傳方面,預備隊的隊員們更是積極參與。 |
相關閱讀:
- [ 05-04]五一兩撥游客鼓山迷路 福建山地救援隊急救
- [ 05-01]韓國沉船遇難人數增至213人 救援隊下放潛水鐘
- [ 04-23]廈門將有28支應急救援隊 應急預案管理列入考核
- [ 04-18]韓媒直擊沉船搜救現場 救援隊員悲痛空手而歸
- [ 04-18]韓國救援隊正在沉船內尋找生還者 船體被注入空氣
- [ 04-07]廈門:兩學生爬山失聯 兩小時后被救援隊找到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