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垃圾分類試點已在思明、湖里、海滄三個區展開

2014-05-09 11:13? ?來源:廈門網  責任編輯:劉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垃圾分類處理流程

1

居民自行分類

居民在家中對垃圾進行分類,分成“干垃圾”、“濕垃圾”和有害垃圾,分別投放到樓道口的分類垃圾桶中。

2

保潔員收集

保潔員將“干垃圾”、“濕垃圾”集中后,分別運送至小區附近的清潔樓。

3

清潔樓打包

清潔樓對“干垃圾”、“濕垃圾”分別進行打包,通過運輸車輛送至島內后坑的垃圾分類處理廠。

4

垃圾分揀中心進一步細分

“干垃圾”

分成可回收物、可燃物和不可燃物。

可回收物可進行資源再利用。

可燃物如樹枝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作燃料。

不可燃物如渣土、建筑垃圾等,以及“濕垃圾”經過厭氧發酵處理后剩下的殘渣送到后坑垃圾中轉站,進行壓縮中轉。

“濕垃圾”

在有機垃圾處理中心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進入發電機組,成為發電原料。

5

填埋殘渣

大型垃圾集裝箱牽引車將充分利用后的垃圾殘渣運送到位于翔安的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殷磊 通訊員 李文林 圖/記者 陳立新)生活垃圾分類是實現城市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避免“垃圾圍城”現象出現的重要手段,更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戰略部署的實踐與要求。根據市市政園林局制定的《廈門市2014年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今年廈門市在思明、湖里、海滄三個區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試點小區要實現垃圾收、運、處理全程分類。目前,試點工作已經有序展開。垃圾分類之后,生活垃圾的“命運”有了怎樣的轉變?近日,本報記者在試點小區追蹤干濕垃圾的收運、處理全過程,嘗試在它們的“旅途”中尋找答案。

投放

?

在家分好類,投入相應垃圾桶

垃圾桶“干濕分離”,方便居民分類投放。

地點

分類垃圾桶

主角

海滄興旺廣場居民林阿姨

時間

上午8:05

海滄區的興旺廣場是廈門市首個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全程分類的居民小區,今年1月起,小區全面從源頭上對居民家中的垃圾進行分類,在運輸的過程中也實現“干濕分離”。林惠梅阿姨就是這個小區的住戶,她還是小區居民自治管理小組的成員,不僅自己自覺做好垃圾分類投放,還經常向鄰里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

5月5日上午8時左右,記者走進林阿姨的家。她家不大,但是干凈整潔。家里放了兩個垃圾桶。客廳茶幾旁邊擺著一個垃圾桶,已經快滿了。記者看了看,里面裝有空醬油瓶、打掃出的灰土、廢棄的塑料袋等雜物。還有一個垃圾桶放在廚房,這個垃圾桶有些特別,桶口裝有濾框。剩飯菜倒在濾框中,菜湯濾到了桶里。原來,林阿姨家平時吃剩的飯菜,沒有直接丟棄,菜渣都被留了下來,用來漚肥養花,只有魚刺、骨頭、水果核等垃圾才會揀出來,專門裝進一個垃圾袋中。記者注意到,林阿姨家的5盆花長得格外茁壯。

在林阿姨家的陽臺上,一字排開了3個紙皮箱,分門別類地裝著各種可回收廢品:鐵質易拉罐一箱,鋁制易拉罐一箱,報紙、紙皮裝一箱。林阿姨說,她家每個月賣這些廢品可以收入40多元。

早飯后,林阿姨拎著廚房和客廳的兩袋垃圾出門了。她家樓下的樓梯口放著兩個藍色塑料桶,足有半米多高,分別標示著“干垃圾”和“濕垃圾”。8時05分,林阿姨把客廳的垃圾丟進了標有“干垃圾”的桶里,把廚房的垃圾投進了標有“濕垃圾”的桶里。

干濕垃圾

如何分類

干垃圾:紙類、玻璃、金屬、塑料、橡膠、竹木制品、紡織品等;

濕垃圾:殘羹剩菜,菜葉、果皮等廚房垃圾等;

有害垃圾:日光燈管,廢舊手機電池、可充電電池和紐扣電池,殺蟲劑、消毒劑、發膠、卡式爐罐的罐體,涂改液瓶,指甲油瓶,油漆罐,廢潤滑油罐,過期藥品及藥瓶、針頭、針筒等。

收集

  保潔員分類收集,送往垃圾中轉點

保潔員對干、濕垃圾進行分開收集。

地點

垃圾中轉點

主角

小區保潔員

時間

上午8:30

在小區里走了一圈,記者發現,每棟居民樓樓道口都配置了干濕分離的分類垃圾桶。小區還設置了5個小型的垃圾中轉點,每個中轉點放置了一排半人多高的大垃圾桶。這些桶都是鐵皮制成的,每個桶上也都標注了“干垃圾”和“濕垃圾”。幾名保潔員從天蒙蒙亮就開始忙碌,他們不僅要清掃保潔小區的道路、綠化帶,還要把各樓梯口垃圾桶中的垃圾都運到垃圾中轉點來。

8時30分左右,一名保潔員來到林阿姨家樓下,收運生活垃圾。他沒有把兩桶垃圾一起倒進車中,而是先把“濕垃圾”運走,送到幾十米外的垃圾中轉點,裝進標有“濕垃圾”的大鐵桶中,再回來把“干垃圾”送到中轉點,裝進“干垃圾”桶中。林阿姨家的兩袋垃圾也被分別從樓梯口的兩個塑料桶,轉移到了中轉點的兩個大鐵桶中。

記者看到,中轉點內的“濕垃圾”桶中,除了居民家中的垃圾外,小區清掃出來的落葉等垃圾也被裝了進去,而“干垃圾”桶里,則裝了破衣服、玻璃瓶、碎磚塊等物。

垃圾運輸

也要分類

保潔員先把“濕垃圾”運走,送到幾十米外的垃圾中轉點,裝進標有“濕垃圾”的大鐵桶中,再回來把“干垃圾”送到中轉點,裝進“干垃圾”桶中。

運送

  “干濕分離”運送,分批進入處理廠

初步分類后的生活垃圾被送入垃圾分類處理廠。

地點

垃圾分類處理廠

主角

垃圾收運車 駕駛員熊林

時間

上午9時許

上午9時左右,熊林駕駛著一輛后壓式垃圾運輸車,來到了興旺廣場小區。藍白相間的運輸車開到了垃圾中轉點,熊師傅熟練地操作方向盤,讓車斗靠近大鐵桶。接著,他跳下車,把大鐵桶扣在車尾部的擺臂上。然后熊師傅按下車身上的按鈕,垃圾運輸車自動“抱”起垃圾桶,將林阿姨家廚房的垃圾和其他“濕垃圾”一起倒進了車斗里。垃圾進入車斗后立即被擠壓,擠出的垃圾滲濾液全部流進了車子下部的一個箱子里。

熊師傅將“濕垃圾”裝車完畢后,就把車開到下一個中轉點去了,對“干垃圾”桶卻不管不顧。原來小區的垃圾運輸也實現了干濕分離,這一趟熊師傅只收集小區的“濕垃圾”。

從熊師傅這里開始,林阿姨家的兩袋垃圾“分道揚鑣”,走上了不同的“旅途”。

9時35分左右,裝完小區的“濕垃圾”,熊師傅駕駛垃圾運輸車離開了小區。記者驅車尾隨在熊師傅車后繼續追蹤。車子駛過海滄大橋,又上了仙岳路高架,一路來到后坑環衛基地。熊師傅的目的地正是基地內的垃圾分類處理廠。

10時10分左右,熊師傅的車駛入處理廠分揀中心的卸料大廳,將林阿姨家廚房的垃圾和其他“濕垃圾”卸進了大型垃圾池。緊接著,他又驅車原路返回,去興旺廣場小區運“干垃圾”。

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小區附近的新美清潔樓正在改造,改造成可以分別接納“干垃圾”和“濕垃圾”的系統。等改造好了,小區的“干垃圾”和“濕垃圾”還要到清潔樓分別裝箱中轉,利用大型垃圾運輸車轉運,熊師傅到時就不用每天從海滄往返后坑了。

特制收運車

車斗全封閉

駕駛員熊林說,自己開的垃圾收運車可以裝3噸垃圾,而且車斗是全封閉式的,能做到垃圾不見天、不落地、不滲漏。

處理

  有的焚燒發電,有的變成沼氣

垃圾分揀中心的生產線上,工人對生活垃圾進行進一步分類。

地點

垃圾分類處理廠、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東部固廢中心垃圾填埋場

垃圾分類處理廠的垃圾分揀中心是一棟巨大的鋼結構廠房。兩條生產線分別處理“干垃圾”和“濕垃圾”。當“濕垃圾”被放上傳輸帶進入分揀系統后,首先進入一個高腳樓一樣的白色小房子,也就是預分揀室。這里主要是通過人工分揀,把一些可能會影響后續機械分揀的垃圾給挑出來。只見12名工人戴著帽子、手套、口罩,分成4組站在兩條垃圾傳輸線旁,熟練地將一些玻璃瓶等垃圾挑出來。從預分揀室出來,傳輸帶就載著垃圾經歷風選機、滾筒篩、磁選儀、破碎機等設備的重重篩選。

11時多,熊師傅又載著“干垃圾”來到分揀中心。

記者看到,經過篩選后的垃圾被分別歸類,有大捆的塑料袋,有成堆的金屬、紙張等,有渣土、建筑垃圾,還有樹葉、瓜果皮、剩飯菜等有機垃圾。完成分類的垃圾去處不同:可回收物自然是進行資源再利用,可燃物如樹枝等,則被就近送到了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用于焚燒發電。這樣一來,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發電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并減少了有毒有害氣體產生的幾率。像渣土、建筑垃圾這類難以利用的垃圾,就送到后坑垃圾中轉站,經過壓縮后運至位于翔安的東部固廢中心的垃圾填埋場進行衛生填埋。

最后一部分是有機垃圾,則被送入垃圾分類處理廠的有機垃圾處理中心進行“深造”,變成沼氣。這里安裝有一套從德國進口、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有機垃圾處理設備。

“垃圾分類處理廠目前還在試運行,我們急需大量經過分類的生活垃圾,分類的質量越好,系統的運行效率就越高。希望垃圾分類能盡快在全市推廣”,垃圾分類處理廠的負責人說。

有機垃圾

變成清潔能源

有機垃圾被送進厭氧發酵罐,通過厭氧發酵,產生大量的沼氣(主要成分為甲烷)。沼氣經過脫水、過濾、增壓等預處理后,進入發電機組,成為發電的原料。經過處理后的垃圾殘渣量不到原來有機垃圾的10%。這些殘渣也被送到填埋場填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