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優先 群眾生活有活力 海滄始終注重民生優先,推進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同步繁榮。教育升級成省級教育強區,并逐步實現新老廈門人、校際、城鄉間教育資源均衡。社會保障全省領先,2013年城鎮居民人可支配收入達3.86萬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86萬元,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率先全省實現農村居民零繳費參保和社保、醫保基本全覆蓋,率先實現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城鄉一體化,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貼金額全省最高,就業政策全省最優。 先行先試 對臺交流有活力 海滄最大的特色是對臺,最大的企業是臺企,最多的商人是臺商,實際利用臺資約占全區利用外資的五成,產值占全區工業產值的四成。累計引進臺企205家,正新海燕、明達塑膠、長庚醫院(大陸第一家臺資合資醫院)等臺資項目落戶海滄。海滄還是臺灣第二大民間信仰(保生大帝信仰)的發源地,成功舉辦六屆保生慈濟文化節,青礁慈濟宮被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涉臺司法取得三個“全國率先”(即率先聘請臺胞擔任人民陪審員和檢察聯絡員,率先設立涉臺海事審判庭,率先設立基層法院涉臺法庭),“臺商雙月座談會”成為廈門市對臺服務特色品牌,全市首個臺胞當選小區業委會主任。 共同締造 社會治理有活力 2013年7月,廈門市委將海滄定為全市兩個“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試點區之一。海滄堅持“核心在共同、基礎在社區”,以共同締造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探索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廈門模式”,打造出全市首個公共自行車系統、三級便民服務體系、三級網格化綜合信息平臺、無圍墻政府、海峽兩岸信息消費體驗館等王牌項目。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教授對海滄的試點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充分體現了管理到治理轉變的“制度、民主、法治、效率、協調”五大要素,可以“造福于廈門人民”、“可以為全國作貢獻”。 |
相關閱讀:
- [ 05-12]海滄數十名干部“為官不為”被問責 1人被辭退
- [ 05-12]海滄瑞青宮昨日舉行“保生大帝大型繞境巡安活動”
- [ 05-11]關愛自閉癥兒童愛心義賣活動在廈門海滄舉行
- [ 05-11]廈門海滄社區義賣活動 小黃鴨逛社區施展無窮魅力
- [ 05-09]廈門海滄區召開市委督導組和區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聯席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