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南路積水綜合整治工程實施后,低洼路段平均被墊高了20厘米左右。(海西晨報記者 陳理杰 攝) 一場暴雨再度讓繁華的現代都市原形畢露。11日,深圳上演暴雨圍城,5000輛公交車受阻、2000輛汽車被淹。進入“2014內澇季”,近日多地發生的內澇災害在警醒城市管理者排水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那么,面對可能會出現的嚴重城市內澇,廈門準備好了嗎? 海西晨報記者 主父真真 近日,我國南方多地遭遇暴雨襲擊,廣東省大范圍持續降暴雨,尤其是深圳遭遇近年來最嚴重的暴雨襲擊,內澇使道路變“河道”、城市變“水城”。 回憶去年臺風“西馬侖”登陸時,廈門2000多處被淹,一夜成澤國。對于今年可能出現的強暴雨,這一次廈門準備好了嗎? 記者昨日從廈門市政部門獲悉,為了防止城市內澇,去年雨季剛過,廈門就逐步推出墊高低洼路段、整治易積水點、改造“城中村”排水系統等舉措,來抵抗暴雨再次來襲。 1 墊高低洼路段,新建排水泵站 經過改造,湖濱南路低洼路段平均被墊高20厘米左右,雨水進入排洪溝的速度大大提高。 曾經,每年雨季湖濱南路必然會被淹。為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去年10月,湖濱南路積水綜合整治工程開工,并于當年竣工。該工程改造了湖濱南路的機動車道、輔道、人行道。改造范圍從后江埭路口至后濱路口(東段),長620米;角濱路口至斗西路口(西段),長500米,兩段合計1120米。施工路段平均被墊高20厘米左右,其中,最低洼處———中心血站附近被墊高48厘米。改造完成后,路面墊高了,雨水進入排洪溝的速度大大提高,能有效緩解道路積水。 湖濱南路的雨水是通過排洪溝排到筼筜湖,為減輕筼筜湖的排水壓力,市政部門計劃新建第二排水泵站,目前正在進行前期工作。據介紹,新泵站建成后,筼筜湖片區的排洪能力將由20年一遇提升為50年一遇。 2 改造易澇點,劃分排澇片區 市政部門排查出島內21個容易積水的路段和地下通道,并逐一改造,同時將島內劃分為14個防洪排澇片區。 根據去年暴雨廈門受淹情況,市政部門排查出島內21個容易積水的路段和地下通道,并逐一進行排水改造。 目前,湖濱中路茶廠段、仙岳路湖邊水庫段、仙岳路高架岳陽小區南半幅、仙岳路高架西浦路段、仙岳路SM二期周邊、云頂中路市政大廈門口、呂嶺路金域藍灣門口等主干道易積水路段已新增、改造了雨水管道,并強化雨水收集系統,打通道路排水線。 根據去年澇情,島內重新劃分了14個防洪排澇片區,包括高殿、寨上、湖里、濠頭、東北海域、鐘宅和五緣灣、湖邊水庫、五通、蓮前東路、何厝、石胄頭、黃厝、筼筜以及會展片區等。 市政部門根據各片區的實際情況部署防洪排澇工作。其中,去年受淹嚴重的前埔前村和嶺兜社區等“城中村”的排水系統已經開始清淤、改造,圍里、墩上等社區因涉及征地問題,排水改造在逐步推進。呂厝片區將配合地鐵施工進行改造。 3 更換改造 下穿通道排水泵 目前共有10座人行地下通道安裝了安全標識系統和監控預警系統,大部分下穿通道已安裝自動水位計。 市政部門還規劃對下穿通道、隧道的排水泵進行更換改造,換成排污泵,以增強暴雨來襲時泥沙、雜物排放能力。目前,共有10座人行地下通道更換了水泵控制柜,安裝了安全標識系統和監控預警系統。 相關部門還把配電房等設施從地下移到地面。目前,環島干道下穿會展中心隧道的配電房遷移改造方案的制定已完成。 根據新修訂的《廈門市防洪防臺風應急預案》,下穿通道、隧道積水達到30厘米時就要關閉。目前,大部分下穿通道、隧道都已安裝自動水位計,可以實時遠程傳遞精確度較高的水位信息,協助防汛部門及時發布防御指令。 相關新聞 兩大隧道升級 暴雨來襲有招 海西晨報訊(記者 張婷婷 通訊員 葉淑惠)去年夏天,接連的臺風暴雨天氣讓廈門島內的隧道和下穿通道幾乎全部“淪陷”。今年雨季又來了,這些隧道準備好抵御洪澇了嗎?記者昨日從廈門市公路局橋隧中心獲悉,為提高隧道防澇能力,針對每個隧道存在的不同問題,橋隧中心陸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改造和維護,還購入防汛排澇的“神器”———“龍吸水”。隧道升級后,遇上大雨也有辦法應付。 [白城隧道] 改造泵房實現遠程監控 白城隧道雨水泵房設有2臺30千瓦和1臺22千瓦的潛水泵。原系統沒有預留遠程監控,本地自控也不完善,當積水到達特定水位時,無法自動啟動隧道開關閉合防水。此外,沒有吊裝葫蘆裝置,一旦水泵發生故障,沒辦法將數噸重的笨重泵體吊裝上去檢修,不利于日常維護保養。 針對這些問題,橋隧中心去年就進行了技術改造,在泵房內加裝攝像頭,可將水位情況、水泵啟動和停止等情況實時傳送到隧道監控室。監控人員可以通過電視畫面清楚地觀測到白城隧道的水泵運轉情況,實現遠程監控和實時監測。而配電柜、控制柜等設備也“搬家”到隧道外的路燈管理站,避免隧道積水時受到損毀。 [梧村隧道] 安裝格柵除污機除垃圾 去年10月底,橋隧中心在梧村隧道泵房進水兩側各安裝了一臺格柵除污機(俗稱“水下垃圾粉碎機”),可以將流入泵井的垃圾粉碎成小顆粒,然后通過動力裝置,將這些微小的垃圾顆粒與水流一起送出去。 據了解,即便在正常情況下,梧村隧道每天地下滲水至少也有1000立方米,平時這些水都是依靠隧道內的泵房排放。而梧村隧道內一直存在垃圾較多的現象,保潔員經常會在排水箅子上清理出煙頭、塑料袋、飲料杯、硬紙板、果皮等,這些垃圾是導致隧道內排水不暢的罪魁禍首。有了“水下垃圾粉碎機”,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添置設備] 購買排澇利器“龍吸水” 近日,橋隧中心新購進兩臺防汛排澇的利器———“龍吸水”。 “龍吸水”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應急排水搶險裝備之一,排水量達每小時1500立方米。也就是說,長50米、寬20米、水深1.5米的標準游泳池裝滿水,它1小時就能全部抽干,能極大地增強隧道應急排水能力。 |
相關閱讀:
- [ 05-11]廈門今夜可能打雷又下雨 低洼地帶居民注意防內澇
- [ 01-23]廈門城市內澇治理 網友:解決內澇要考慮地鐵因素
- [ 10-28]水文氣象專家為廈門內澇把脈 建"海綿城市"吸放水
- [ 07-20]廈門強降雨持續十余小時 廈大發生內澇萬畝田被淹
- [ 08-13]民進廈門市委建議搬遷居民以解決何厝社區內澇問題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