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殷磊)昨日清晨7時15分,市氣象臺解除暴雨藍色預警信號,此后天氣逐漸好轉,到了傍晚,夕陽還從云隙間灑落余暉。事實上,早在清晨7時左右,氣象部門解除警報前,一位廈門日報讀者就通過本報的微信平臺做出了預判。他說“氣象諺語說‘云往東,車馬通’,看到西面天空已經泛白,說明雨云要走了,天氣要轉好了”。“果然很神,不愧是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啊。”有網友贊嘆道。 氣象專家表示,這條氣象諺語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昨日的天氣變化。除了夏季臺風等少數熱帶天氣系統,大部分影響閩南甚至全國的天氣系統,都是西風帶的,它的移動方向就是自西(西北)向東(東南),在連陰雨的天氣里,一旦西北方向的云層打開,說明下雨天氣系統已經接近尾聲,天氣很快就會轉好。 氣象諺語包羅萬象,且瑯瑯上口容易記憶。閩南民諺中有關氣象內容的很多,往往都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氣候變化的規律。類似的閩南氣象諺語還有不少,比如“不怕陰雨天氣久,只要西北開了口”,“西北起黑云,雷雨必來臨”,都說明降雨系統自西向東運動的規律。 【鏈接】 這些諺語“神機妙算” ●“三日風,三日霜,三日日頭公” 這句話反映了廈門冬季的天氣特點。冷空氣襲來,首先刮大風,氣溫驟跌,同時東北風驅走滿天云翳,轉為晴日高懸的天氣(太陽在閩南話中叫“日頭”)。 ●“風寒雨落正二月” 這句話體現了閩南地區周期性倒春寒的氣象規律。春天,來自太平洋暖濕的氣流開始入侵閩南地區,并與北方南下的強冷氣團頻繁交鋒。因此,正月、二月會出現大風、陰雨和低溫天氣。 ● “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臨” 破絮云在氣象上稱為絮狀高積云,高度一般在海拔2500米-4500米,屬于中等高度。之所以產生絮狀,是由于在這個高度存在亂流。清晨,本來氣層最穩定,如果出現大量的絮狀高積云,說明天氣系統很不穩定。太陽出來后,氣溫升高會加劇這種不穩定的狀況,在午后形成陣雨或雷陣雨的天氣。 ●“風刮西北,熱到脫殼” 這句諺語說的是夏季閩南沿海地區最怕刮弱西北風,因為西北風會從內陸地區送來滾滾熱浪。 ● “十二月南風現報”或“十二月南風當面報” 這說的是臘月里冷氣團強盛,應該北風勁吹,可一旦有偏南風出現,用不了很久,就會轉吹偏北風。這種短暫的氣象變化,說明了冬季海洋氣團偶爾小股入侵,又立即被大陸氣團趕走的現象。 (殷磊 整理) |
相關閱讀:
- [ 05-05]李克強在非盟總部演講 用埃塞諺語贊非洲團結(全文)
- [ 05-12]釋疑:廈門的災害天氣來臨怎樣查詢相關訊息
- [ 05-12]今夏可能有四個臺風訪廈 廈門極端天氣有頻發強發趨勢
- [ 04-07]廈門天氣非常不穩定 未來三天外出最好帶雨具
- [ 05-08]廈門今夜到明天雨勢增強 后天大幅升溫天氣悶熱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