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鮑娜/文 常海軍/圖 葉允平/制圖)廈門的危房總量有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些區域?現有的改造情況如何?還有哪些致命安全隱患亟待排除? 帶著這些問題,導報記者昨天對廈門市危房改造部門進行采訪,粗略繪制了一份廈門當前的危房分布地圖。 數字:經鑒定危房共2725幢 截至2014年3月底的統計數據:廈門市經鑒定的危房共有2725幢,面積59.17萬平方米。其中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分別為思明區私房626幢、16.65萬平方米;鼓浪嶼私房106幢,4.43萬平方米,直管公房197幢,3.96萬平方米;其余多分布在城鄉結合部和島外農村,如集美區還有危房957幢,面積17.56萬平方米。 除上述已經得到明確鑒定的危房外,舊城區還有約2000幢未經鑒定的私房疑似危房。 現狀:年增危房約817幢 當前,廈門危房改造任務艱巨。據統計,近三年,廈門市經鑒定共新增危房2453幢,年平均817幢;完成解危改造的1535幢,年平均511幢;按幢數計,每年有38%的新增危房滾存進入總量。 昨天,導報記者探訪島內的營平片區、中山路片區、思北片區發現,這里仍有很多解放前建造的老舊房屋,多為磚木或磚混結構,普遍存在空間狹窄、配套不全、設施落后及老化,“危”、“漏”、“堵”、“悶”、“濕”、“暗”、“潮”等現象,讓這里的居民不堪其擾。 廈門危房改造部門的摸底情況也顯示,上述這三個片區的房屋險情呈成片化、集中化分布,大量房屋因年久失修,承重構件自然老化,承載能力下降甚至喪失,不時出現木質屋頂坍塌、檐口水泥塊掉落等險情,房屋安全形勢嚴峻,突發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大。 改造:4類住房改造途徑不一 “我住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石頭自建房,發現屋頂有裂痕,怎么改造?”“我父母住的還是老公房,申請維修要找哪里?”昨天,一些仍居住在老舊房屋內的讀者給本報打來電話,咨詢危房改造的具體流程和途徑。 據市危房改造部門介紹,因房屋類型不同,廈門市房屋安全管理分屬多個部門。其中,直管公房歸公房管理中心及鼓浪嶼房管所負責,可由政府投入,通過修繕加固排險解危;私房歸區政府負責,由業主自行申請翻改建;單位自管房由產權單位的上級管理部門負責;在建和竣工一年以內的項目歸市建設局管理。 |
相關閱讀:
- [ 04-09]“短命”居民樓背后還有多少“樓歪歪”
- [ 04-09]治短命建筑 “優生優育”是關鍵
- [ 04-09]奉化塌樓是什么樣的“樣板工程”
- [ 04-09]福建省住建廳將排查危房 制定相應改造方案
- [ 04-08]呼吁制定清晰房屋終身保修制!
- [ 04-08]奉化多危樓暴露監管存“黑洞”
- [ 04-08]奉化塌樓事件,民心不能倒塌
- [ 04-08]“樓粉粉”后天不補比先天不足更可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