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郭航 廈門晚報訊(記者 朱俊博)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有很多孩子早早就收到了來自父母和長輩的各種禮物。有很多家長,正費盡心機想著為孩子準備什么樣的活動,讓他們過個快樂的節日。 我們也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份“特殊禮物”。這份“禮物”或許有些沉重,它不能給孩子們帶來歡聲笑語,它甚至可能讓很多父母感到憤怒。可是,這份“禮物”能讓更多家長清醒,讓他們思考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希望父母們懂得如何真正的愛孩子、保護孩子。 【A 手機惹的是是非非】 智能手機送孩子 這個禮物或成禍害 警方提醒,家長不要給太小的孩子配高檔手機 手機、QQ,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網絡時代,孩子們也被“圈”了進來,中學生用高檔手機的不少,甚至很多小學生也隨身帶著手機。也許,這個六一兒童節,就會有父母把手機當作禮物送給孩子。 有的父母認為,讓孩子帶上手機,才能隨時了解他們在哪里、做什么,自己也比較放心。不過,他們或許想不到,孩子手中的手機,也可能產生“負作用”。 本報梳理了近年來幾起與手機和孩子有關的案件,給家長們提個醒。 【案例1】 手機成“約架”工具,不認識“同伙”鬧烏龍 通過手機“呼朋喚友”,成了孩子們習慣的事。幾年前,一所學校初三年級的幾名學生,就用手機干了一件“大事”:報復學長。 原來,他們在初二年時曾遭到初三學生的欺負,當這些“學長”畢業離校后,他們覺得報復的機會來了。于是,他們準備了棍棒和刀具,通過手機找個借口把幾名“學長”騙了出來。混戰中,有人誤把其中一名學弟的手砍傷了。 事后警方調查時,受傷的“學弟”說,他們都是通過手機相互約來“打架”的,其中有的人相互不認識,可能是其他人把他誤認為“學長”砍了。 ■警示 通訊工具,擴大了“交際群”。此類案件中,手機成為學生群體與外界聯系的工具,而聯系的對象除外校同齡人,還有社會閑雜人員。“只要打幾個電話,打架的和湊熱鬧的都來了。”民警說,以前沒有這么多學生擁有手機,就不可能有這么大的“號召力”。 |
相關閱讀:
- [ 05-31]東渡口岸廈門進口兒童商品不合格率有增無減
- [ 05-31]龍海:留守兒童警營過節 體驗邊防警察的生活
- [ 05-31]楊岳楊益民與少年兒童共度“六一”國際兒童節
- [ 05-31]尤權與少兒慶“六一”勉勵他們培養團隊意識
- [ 05-30]兒童節普查,成人欠賬知多少?
- [ 05-30]兒童用品日常監管更重要
- [ 05-30]狠抓玩具安全不僅要在“六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