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日報訊(記者 程午鵬 實習生 王穎達)“白婭倩”又丟準考證了。在北京、山西、遼寧……“白婭倩”每年高考前夕都丟準考證,而且是全國各地的“丟”。昨日,“@廈門警方在線”微博轉發福建警方的微博,提醒大家擦亮眼睛,注意近期微信朋友圈的9大謠言。 時間類謠言:每年都出現 謠言:白婭倩同學的身份證丟了;不系安全帶,被高清探頭逮住要扣分;刷卡不當,信用額度會降低…… 真相:這三條謠言,每到一定時間節點就會在網上出現。高考前、節假日前后、新年前后,分別是這三條謠言多發時段,而且每年重復出現。這些謠言中留下的聯系電話,很可能是吸費電話。 危言聳聽類謠言:禁不起推敲 謠言:不法人員借入戶普查,用涂有迷藥的表格紙迷暈居民后作案,甚至還會把小孩帶走;三歲小女孩在世紀家園小區附近被人拐走;小龍蝦不是蝦,而是一種蟲子…… 真相:迷藥真的存在嗎?北京世紀壇醫院麻醉科主任趙斌表示:“這不可能,要是有這種藥,我們可省事兒了。” 小孩被拐走了嗎?本報曾多次求證這類“拐小孩”的謠言,幾乎都被警方證實沒這回事。 至于老是被“黑”的小龍蝦,“百度”一下也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反電信詐騙類謠言:紙上談兵 謠言:接到詐騙短信,采用對方扣款付手續費的方式,每次只匯0.01元,僅用4元多錢讓騙子損失800多元;只要故意連續3次輸錯密碼,可以凍結騙子賬戶…… 真相:這類謠言看似“好心”,純屬“意淫”,根本不具有實際操作的可行性。 警方提醒 謠言有三大特性 模糊時間地點、吸引眼球、無確切消息來源,謠言三大特性,在大多數謠言上都能看到。 分析這9類謠言,一旦出現時間,都是幾點幾分,無具體“年月日”日期;出現地點時,幾乎都是某某小區名稱,無具體的市、路名稱;涉及消息源時,總是模糊帶過。 制造謠言的可能只是一個人,但謠傳的卻是廣大不明真相的網友。從手機短信開始,謠言就不斷傳播,走過博客和微博,它又來到了微信朋友圈。小手一點,謠言被“蒲公英式”傳播不斷放大。 |
相關閱讀:
- [ 06-04]丟失銀行卡被刷2萬 民警微信抓獲嫌疑人
- [ 05-28]治理微信實屬正常
- [ 05-28]浦城供電公司筑微信平臺 搶修工作更高效
- [ 05-21]龍巖:微信成商家招攬生意新渠道
- [ 05-19]廈門各家醫院將設微信掛號平臺 預繳金通存通用
- [ 05-14]微信生態圈治理,需多管齊下
- [ 05-14]福州:女子餐廳“順”走手機 “微信點贊”找出她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