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垵文創村創造了“城中村”共治共享、轉型發展的新模式。(記者 鄭曉東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江曙曜 廖慧娟 藍碧霞 劉艷 王元暉)去年全省工作檢查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省委書記尤權對廈門提出的要在推進投資環境國際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區域發展同城化上先行先試,在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上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指示,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建設美麗廈門為抓手,步入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征程。 6月的鷺島,清澈的夏日陽光普照大地,蒸騰的氣浪把鳳凰木滿樹的紅火氤氳成一城的熱烈。 以擔當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為己任的廈門經濟特區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跨島發展,加快城市轉型和產業升級,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全面深化各項改革,以更寬的視野擴大對外開放,努力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去年全省工作檢查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書記尤權對廈門提出的要在推進投資環境國際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區域發展同城化上先行先試,在服務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上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指示,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建設美麗廈門為抓手,步入了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征程。 一幕幕充滿生機活力的畫面在這個宜居宜業的先鋒城市上演。 誠毅廣場站工地,“成功號”盾構機轉動著頭部的刀盤,緩緩向前推進,廈門軌道交通1號線正在進行隧道挖掘施工。一個令人期待的地鐵時代漸行漸近。 廈門島東部,在建工地一派繁忙,廈門國貿金融中心、鼎泰和金融中心、眾贏國際金融中心等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一座現代化的“金融新城”呼之欲出。 海滄湖上,一群青春少年正駕駛著OP帆船在湖面上激烈角逐,帆影點點,百舸爭流。一批國際賽事被廈門的美所折服爭相落戶…… 這是行進中的美麗廈門,她以“美麗”為導向,精心謀劃城市之美、產業之美、人文之美、民生之美,以“發展品質之美”推進發展轉型升級,再上新臺階。 一年來,廈門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以“四化”同步發展促進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榮獲了中國十大智慧城市、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全國首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城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三連冠、全國首批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 全面深化改革 催生發展內動力 今年1月2日,廈門實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第一個工作日。77歲的劉祥南從廈門市行政中心二樓的市工商局注冊大廳,領到了“廈門劉老師空中花果園有限公司”營業執照。 這本執照,是工商部門頒發的第一本自然人獨資企業新版營業執照。劉祥南喜不自勝。 令他歡喜的,不只因為搶得頭籌,更因為這次辦理工商登記,前后只用了兩天時間。這若換在之前,他想都不敢想。 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大大降低了創業成本,讓個人真正擁有了自由創業的權利。這是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一項創新試驗。 今年來,廈門率先全省啟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180項前置審批事項改為證照分離、寬進嚴管,極大節約了企業登記時間和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場效率。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廈門核準新設各類商事主體29000多戶,同比增長81.5%。 廈門的改革并未止步于此。決策者們深諳: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美麗廈門”才能擁有不竭的內生動力。新一輪各領域的改革步穩蹄急。大力創新主體功能區建設體制機制、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健全統籌城鄉發展機制……各項改革次第展開,經濟社會發展生機勃發。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創新才有真正的出路。一年來,廈門重點領域改革,不斷取得新突破。全面推進全市第六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審批事項承諾時限平均壓縮到法定時限的33%。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園區申報籌建工作,整合優化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形成與國際投資、國際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框架,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密切對臺交流合作,國家部委20多項改革試點在廈開展,58項省級行政審批權限下放,帶動雙向投資持續增長…… 產業轉型升級 激發創新驅動力 不用把每件物品都拿出來,收銀員也不用一一刷條形碼,系統可以快速采集信息,自動生成銷售清單,超市購物排長龍情況有望終結……在上個月舉辦的中國·廈門國際物聯網博覽會上,廈門信達物聯公司推出的未來智能超市驚呆了小伙伴。 很快,這些電子標簽將進入沃爾瑪的未來超市,改變人們的生活。食品溯源、智能交通、服裝產銷、危險品管理……在此之前,信達物聯電子標簽已廣泛運用,依靠自主創新,企業創下了生產奇跡:在一個僅有300多平方米的生產空間,創下了近億元的產值! 在經過長達幾年默默耕耘后,上市國企廈門信達嘗到了轉型新興產業的甜頭。“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一切只能靠自己的摸索,唯有加大技術研發,用創新驅動發展”,信達物聯總經理徐守輝這樣總結。 產業的發展是“美麗廈門”的強力支撐,但新的經濟形勢下,粗放式增長模式難以持續,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已時不我待。 “5+3+10”,勾勒出了廈門產業轉型升級的路線圖。 具體來說,就是圍繞5方面產業發展重點,突出抓龍頭項目、打造園區載體、營造創新環境3個主要抓手,重點培育打造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機械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旅游會展、航運物流、軟件和信息服務、金融、文化創意等十大產業集群。 一年來,在這一戰略思路的引領下,廈門傳統產業加快升級換代,新興產業迅速崛起,廈門產業轉型結出不少碩果。 數據顯示,去年電子機械兩大支柱產業分別實現產值1837億元和1196億元,金融、會展旅游、航運物流業規模分別達845億元、775億元、690億元,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增長30%,約占全省一半。目前已策劃儲備了天馬TFT二期、海西國際商貿物流城、ABB工業園、郵輪母港、中船重工725所等27個重大項目建設,投資總額超過5000億元,這些項目將成為未來廈門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廈門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增至820家,占全省近一半,成立光電、衛星導航等12個產業聯盟,與清華、復旦等知名高校簽訂全面合作協議,拓展產學研科技創新平臺,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種種事實顯示,廈門產業轉型轉出了新天地,調出了新活力,創出了新優勢。 打造海峽西岸強大的先進制造業和最具競爭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朝著這一目標,廈門正努力奮進,力爭到2018年,全市工業總產值接近1萬億元,服務業總收入接近1萬億元。 共締美麗廈門 激活群眾創造力 馬克是臺灣人,在曾厝垵開了一家客棧。他將臺灣民宿特有的人文精神落實在這片海濱綠野,除了在庭院里種花草、挖魚池、設木棧道,也為曾厝垵這個“最文藝的漁村”妝點自己的巧思。 忙碌之余,馬克擔任了曾厝垵文創村的特聘社區規劃師,卻未取分文報酬。他更愿意把自己當作曾厝垵的義工。他在文創村里,倡導民宿義工文化,把自己經營的民宿,拿來作為培訓青年義工的基地。“這種方式的共同參與、共同管理,讓我在這里有創造家園的感覺,對城市有了歸屬感,”馬克說。 一年來,跟馬克一樣的商戶、文青,紛紛加入義工隊伍,參與曾厝垵文創會、業主協會的自治管理。曾厝垵由昔日的一個海島漁村向多元文化的樂活之地演變,形成了具有閩南文化底蘊和多元包容特色的文化魅力。 曾厝垵探索的基層社會自治模式,是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的一個實踐創新成果。去年7月開始,廈門選擇思明區、海滄區,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試點,以此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載體、凝聚合力推進美麗廈門建設的重要途徑,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邁出了探索步伐。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核心在共同,基礎在社區,從與老百姓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做起,從房前屋后的實事做起,發動群眾共辦好事實事、共推改革發展,做到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曾厝垵文創村創造了“城中村”共治共享、轉型發展的新模式。思明區小學苑社區,則在“黨員和事佬”的牽頭發動下,讓原先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展現出舊樓變新居、破路變平路、事務有人管、休閑有處去的“大改變”。海滄區的興旺社區,居民以“網格化·微自治”為平臺,發展“微組織”、凝結“大社會”,處理“微事務”、構建“大和諧”,共建“微環境”、扮靚“大社區”,創造了外來人口集聚社區共治共享的新經驗。海滄區的西山村,自發成立鄉賢理事會,實現了村莊規劃大家定、房前屋后家家建、美麗項目戶戶管、美好環境人人享的“美麗蛻變”。其他試點社區,也根據不同實際,創造了各自不同的經驗做法。這一系列可信可學的經驗,為今年《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在全市全面推開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共同締造中,政府也開始“轉型”,改變過去大包大攬的工作方式,通過搭平臺、建載體、給資源、立機制,讓群眾知情有渠道、參與有平臺、監督有手段、當家有方法,激活了群眾的創造力,構建了社會治理的新理念,為建設美麗廈門凝聚了共識,找到了前行的路徑。 百姓富生態美 涵養城市生命力 47歲的陳雪瑩,現在幾乎每天都要早早地來到離家只有三分鐘路程的“永旋珠秀”手工作坊上班。作為翔安區大嶝退養漁民的一員,她和十六名與她有著同樣境遇的姐妹們的任務,就是把晶瑩剔透的珠鏈,雕琢在嶄新的待售女裝上。 告別了傳統的漁具,這一被外界稱作“4050后”人群的人生曾一度陷入消沉??扇缃?,腳下縫紉機發出的每一絲聲響,已成為她們耳朵里最動聽的音樂,市委、市政府的民生保障舉措,讓這些被征地農民和海域退養漁民,重新走上了就業崗位。 “百姓富、生態美”是“美麗廈門”建設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的落腳點。 腰包鼓了,眼里風景才能美麗。市委、市政府千方百計改善民生,善待百姓的“錢袋子”——僅去年,廈門就新增就業18萬人;在全國率先實現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患者受益2.2億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到230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310元,增量全國居首。 精神富足,城市品位才能得到提升。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大公共文化設施投入,豐富百姓文化生活——投資4.3億元、總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的閩南大戲院的投用,讓廈門人在自己的城市里,就能享受到由國際名家名團帶來的高端演出,也為這座美麗的城市,注入了彌足珍貴的文化內涵。 不能以犧牲環境的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是廈門人的共識,也是這座城市的發展理念。 潺潺溪流如同一條碧綠的紐帶,纏繞著人氣漸旺的東孚商業街,曾被當地人戲稱為“天竺山臭水溝”的海滄過蕓溪,如今儼然成了游人眼中的“景觀河”。透過它的變身,人們不難看到市委、市政府推動的溪流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的力度之大。 不僅僅是溪流整治,環湖綠廊、自行車道等一大批生態提升工程也在我市全方位鋪開。去年被參與“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研討會的專家們頻頻提及的“生態紅線”,正加快落地——我市目前已初步劃定生態紅線保護區800多平方公里,占到全市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著力提升城市承載力和宜居度,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廈門正努力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加速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新的城市格局正迅速鋪展,“大海灣、大山海、大花園”,一座充滿生態、人文、現代氣息的美麗城市正呈現在世界的面前。 新的起點,新的夢想,串聯起新的城市發展軌跡。 “美麗廈門”,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一步步從藍圖化為觸手可及的美景! |
相關閱讀:
- [ 06-05]“閩臺文化·美麗廈門”攝影大賽今日啟動 最高獎項價值萬元
- [ 05-19]“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活動觀察:凡事都得聽群眾意見
- [ 04-25]思明區“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以獎代補”項目
- [ 04-25]美麗廈門共同締造 海滄公共自行車投用半年受追捧
- [ 03-31]第97期 城市義工開展美麗廈門環保健步行行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