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論壇”現場。
廈門日報訊(文/圖記者 李曉平)鄭成功為閩臺兩地留下了寶貴的思想和文化遺產,更是海峽兩岸青少年血液中割不斷的淵源。如何傳承鄭成功文化精髓,如何創新鄭成功文化內涵?22日下午,思明團區委舉辦兩岸青少年民俗文化交流活動開幕式暨兩岸青少年“成功論壇”。來自海峽兩岸各高校、青年社團的100名青少年代表齊聚一堂,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共議共賞鄭成功文化。
【傳承成功史跡】
“粉絲”出書還原鄭成功
作為長者的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洪卜仁、廈門文史專家方友義、福建省人口學會副會長鄭啟五、廈門市社會科學聯合界原副主席胡福寶、廈門市民俗學會副會長郭坤聰等專家學者出席論壇,分別做了主旨發言,為兩岸青少年講述鄭成功文化在閩臺兩岸的發展。
84歲的方友義在發言中自稱是鄭成功的“粉絲”。他剛剛出了一本研究鄭成功文化的書籍。為什么崇拜鄭成功呢?他說,鄭成功有民族氣節,在危難時興師反清;有愛國精神,不向外國侵略者低頭;有勇氣,屢敗屢戰,這點值得青年學習。
“鄭成功不僅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更是閩臺兩地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創造者,紀念鄭成功體現了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的共同熱愛。”郭坤聰說,鄭成功精神是不畏犧牲、不斷開拓、不懈斗爭的精神,更是有民族信仰的精神,希望兩岸青少年能把這種精神持續弘揚。
【暢談成功文化】
希望用高甲戲演繹鄭成功
來自臺中的新生代創業青年張家鴻、金門縣藝術青年黃志強、南安講古藝術青年傳承人王培煥、思明區暢德青年匯張津、蔡雅萍等兩岸青年代表紛紛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做了主題發言,用親身體驗講述思明區厚重的文化底蘊和鄭成功文化的歷史淵源,暢談對鄭成功文化的理解和繼承。
張家鴻是臺灣云龍影視副總監、臺灣新生代的創業青年,他是第一次來大陸。但他卻覺得廈門并沒有太多的陌生感,他說,在某條街巷、某個轉角、某段言語都能發現和臺灣相似的地方。他希望以后能有機會把臺灣的文化創意帶到廈門來。
黃志強是一個青年演藝團體的負責人,他認為,不畏坎坷的“成功精神”,是兩岸年輕人應當傳承和發揚的民族精神。他祝愿,兩岸的青少年今后人生的“成功之路”能走得更好。
“我希望能有一天與臺灣青少年一起,把鄭成功的一生用高甲戲演繹出來,傳承下去。”王培煥是講古文化的青年繼承者,他用閩南語講古的方式,向來自海峽對岸的青少年講述了鄭成功文化在南安的發展,也表達了對繼承和發揚鄭成功文化的理想。
【活動】
講古娃
首屆兩岸少兒講古電視大賽已于22日落下帷幕,經過廈門、南安、臺灣三地的初選預賽,12名優勝者闖入總決賽,最終,廈門鷺江新城小學的沈子堯和廈門演武小學的歐米嘉獲得一等獎。
文化秀
22日晚上,兩岸青少年共辦“成功文化秀”。兩岸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閩臺大頭尫表演《成功大頭兵》、以及獨具特色的民俗節目《龍王鼓》贏得陣陣掌聲。兩岸青少年還共同作畫《盛世中華》、互贈禮品,表達了海峽兩岸青少年共同的和平夢想。
公益行
昨日下午,兩岸青少年攜手開展“成功公益行”活動,帶著Q版鄭成功公仔走進霞溪社區為社區孤寡老人以及環衛工人子女送上充滿祝福的平安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