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海灘游客留下椰子殼等各種垃圾 東南網6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易福進 駱余民 溫航 林連金/文 常海軍 陳巧思 沈威/圖)本報“垃圾曝光臺”引發市民共鳴和積極參與,一熱心市民來信呼吁:學習臺北經驗——垃圾不落地。 “我住二樓,有一平臺,樓上有奇葩住戶,三更半夜,一大包一大包地扔下來”、“我們小區門口,沿街店家、住戶隨意亂丟的垃圾引來蒼蠅蚊子,又臭又臟”、“路邊大排檔,吞云吐霧就算了,地上還留下一大片煙頭”……昨日,導報開通的“垃圾曝光臺”,引來不少市民積極參與。 有市民“吐槽”,也有市民積極支招。一位不愿具名的熱心市民,昨日下午給導報發來了一封“千言告白”,以自己在臺北等地的所見為例,真誠地呼吁別讓垃圾落地,共同讓美麗廈門更干凈。 一位普通市民的來信 學習臺北經驗:垃圾不落地 看了導報這兩天曝光的廈門驚現“垃圾樹”、街頭巷尾亂丟垃圾現象,作為一位廈門市民,我有幾句話也想對廈門說說。 平時,我就經常聽臺商朋友說,相比臺北,廈門似乎并不遜色。但要比干凈,廈門就算是有“特區速度”,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初聽了這些話,不以為然。 但去年年初,因工作關系,我在臺北待了一段時間,終于親身感受到了這樣的差距。“臺北的垃圾都去哪兒了?!”相信很多到過臺北旅游和生活的人,都會有和我同樣的疑問。走在臺北的街頭,無論是101大樓所在地的繁華信義商圈,還是西門町等老街,給人整潔、干凈、清爽之感,想找點垃圾都難。 問了臺灣的朋友,他們說,這些要歸功于臺北市政府堅持實施的“垃圾不落地”政策,以及市民的高度理解和配合。每天傍晚,需要到指定的地點,排隊等候垃圾車來收垃圾。在這之前,要先在家里把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好類,比如礦泉水瓶里不能留剩水,還要踩扁,然后裝進專用的垃圾袋。 有時逛街,會抱怨臺北路邊的垃圾桶設置得“過分少”,因為擦過汗的紙巾、被喝光礦泉水的瓶子,常找不到地方扔,怎么辦?于是后來學會并習慣了把垃圾先放在衣服的口袋或背包里,等碰到垃圾桶再扔,而“運氣差”時,則只好帶回住所再處理。 以一個小小的煙頭為例。在與臺灣朋友聚餐時,有抽煙的會自覺跑到餐廳外解決煙癮。也不用擔心他們在抽煙時,會亂彈煙灰、亂扔煙蒂,不管男士、女士,都會自備一個三手指寬大小的便攜式“煙屎盒”,專門用來“藏污納垢”。 在臺北那幾個月,慢慢地,我也養成了垃圾不落地的習慣。因為在那邊,如果我不這么做,別人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我。 也就在上個月,我有機會走訪了日本的幾個城市。不管你怎樣看待這個國家,有一個現象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家地面真干凈。不僅城市干凈,農村也很潔凈;不僅大馬路干凈,小巷子也清清爽爽,令人驚嘆。因為人家已經養成把垃圾自覺帶走的素養。 回到我們所熱愛的城市——廈門,客觀地說,已經是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的廈門,相比其它一些城市,在這方面做得也還算不錯。 但只要走在街上,你依然會被這樣的不文明所氣倒:在公交站,人上車了,但吃完的早餐盒子隨手丟掉;手提著垃圾袋,隨便找個死角就放下;馬路上,汽車疾馳而過,垃圾奪窗而出;煙抽到哪,煙頭就丟到哪,丟了不算,還用腳去踩幾下…… 這些,細細說下來,看似小事。多走幾步路,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讓美麗廈門更干凈;多用點時間,做些簡單處理,扎好垃圾袋,防范可能的污染,不能不說,真的只是舉手之勞的“小事一樁”而已,何樂而不為? 一位熱愛美麗廈門的普通市民 2014年6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