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油條等面制品以后不允許再添加明礬這樣的添加劑了 東南網7月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香卉輝/文 梁張磊/圖)從7月1日也就是昨天開始,饅頭、油條等面制品以及膨化食品里面不允許再添加明礬、泡打粉等含鋁食品添加劑了。據悉,廈門市質監局將就此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督促轄區內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按照新規生產。 新規會不會增加食品企業的生產成本,甚至導致漲價?對此,有廈門業者表示,新規影響不大,對企業“無壓力”。 廚師揭秘 油條和水發品愛用明礬 “現在的饅頭吃起來都不香。”昨天早晨,在松柏附近買饅頭的林阿伯,跟鄰居聊天時照舊嫌棄如今的面制品,“都是添加劑的味道”。 林阿伯所說的添加劑,可能就是明礬。不過,從昨天開始,饅頭、油條等面制品就不允許再添加明礬這樣的添加劑了。根據國家衛計委等五部門出臺的規定,從7月1日起,饅頭、發糕等面制品(除油炸面制品、掛漿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外)不能添加含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也就是俗稱的“明礬”,復合型膨松劑(即泡打粉)的主要成分也是上述兩種物質。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 據了解,這三種添加劑常用作油條、粉絲、饅頭、米粉等食品生產的添加劑,“能起到膨松、固定等作用”。“其實,現在面制品使用明礬的并不多,尤其是面包和饅頭,只有油條用得比較普遍。”昨日,廈門一酒店廚師老陳告訴導報記者,明礬具有固定作用,油條加了明礬可以保持膨松的形狀不變。而在閩南食品中,還有米粉、米線、粿條制作中也會使用明礬,這樣做成的食物“有形狀,口感滑”。此外,明礬還經常被用作海蜇絲、牛肚、鴨腸等水發品的泡制,市民購買時也要小心。 |
相關閱讀:
- [ 05-07]想吃“良心油條”不容易
- [ 04-22]期待下一個“油條哥”,廈門造!
- [ 04-09]濰坊油條哥做良心事 懸賞10萬來自查
- [ 07-18]拿油條測風速,記者別讓“素質”出軌
- [ 06-19]油條為啥要兩條一起炸?老師:單條炸不會膨脹
- [ 11-20]窩棚黑作坊藏福大舊校區邊 黑油炸油餅銷往周邊
- [ 05-21]如何發揮“良心油條”的示范效應?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