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措】 推進科技金融融合與創新 實踐證明,廈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重點在于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 根據《2013年度廈門市高新技術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廈門高新技術企業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資格有效高新技術企業達820家,銷售收入突破2200億元。一方面,龍頭企業支撐的重點全產業鏈也日趨壯大,多家龍頭企業有效帶動了相關企業的快速發展,為打造高端產業集群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另一方面,新興產業特別是高技術服務業發展態勢良好,利潤率顯著提高。 成績的背后離不開政策強有力的支撐,于2014年6月1日起新施行的《廈門經濟特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條例》,在管理服務、金融創新、人才引進等三大方面作了相應修改,其中在金融創新方面更體現了政府推進科技金融融合與創新的決心。而為了鼓勵企業引進優秀人才,條例還新增“支持高新區企業和其他組織根據需要引進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相關條款,并通過建立機制,完善人才引進制度。 >>點評 從“廈門制造”走向“廈門創造” 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黃元慶教授認為,強化企業的創新意識是實現“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關鍵。據他觀察,廈門部分企業仍存在專利技術少、科研創新意識薄弱的問題。“高新技術企業創造產值通常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企業當摒棄惟GDP論的觀點,在科研上投入,沉下心來認真做研發,爭取從‘廈門制造’走向‘廈門創造’。”他同時強調,高新技術產業是一項高風險的產業,企業當具備風險意識,不要盲目擴張。 黃元慶認為,廈門應圍繞“輕”型產業做文章,“如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產業等,都可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方向,另外物聯網也是需引起重視的一個方面。” 在黃元慶看來,政府除了在提供政策支持、為人才創造良好環境、規劃產業鏈形成外,還應從整體上把握高新技術企業的布局,抓住企業間的共性之處,構建平臺,讓企業間實現資源共享。 |
相關閱讀:
- [ 07-04]華安:金昌龍科技項目4號廠房月底投產
- [ 07-01]窮不是“15年建不成一個科技館”的理由
- [ 06-29]廈門海滄10家生物藥企將亮相臺灣生物科技大展
- [ 06-25]龍巖市首屆科技創新創業大賽開始報名
- [ 06-24]福建省科技文獻共享服務平臺(一期)建成
- [ 06-19]閩對接38項高校科技項目成果 包括廈大福師大等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