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12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無論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鼓浪嶼都是我永遠的故鄉,把畢生收藏的鋼琴放在這里展覽,是我將自己最珍愛的東西搬回家。”這席話,曾經感動了無數人。而說這話的人——“鼓浪嶼之子”胡友義,離開我們已經一年。 昨天上午,鼓浪嶼管委會在菽莊花園鋼琴博物館一館外小廣場舉行“胡友義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活動”,鋼琴博物館前豎起了胡友義銅像。 鋼琴博物館吸引千萬游客 一年前的今天,杰出旅澳華人,廈門市榮譽市民,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創建人胡友義,在澳洲墨爾本醫院永遠睡去,從此告別78年的人生。 這78年的人生,胡先生將花盡所有家產收藏的100多臺古董鋼琴、管風琴捐獻給鼓浪嶼,為島上建起國內第一座鋼琴博物館和風琴博物館。現在,鋼琴博物館已經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十大博物館之一,開館14年半的時間,游客總量達到1500萬人次。 而他自己,這一生無兒無女。他說,“鋼琴就是我的寶貝兒女,我把它們捐給故鄉,讓它們回家。”旅居海外半個多世紀,他也想和寶貝們一樣,回家。他叮囑夫人,等他死后,一定要把他的骨灰撒進鼓浪嶼的大海,他想回家。 遺愿兩年內可望實現 離開我們整整一年,為了紀念,昨天鼓浪嶼管委會特別在胡先生創建的鋼琴博物館前,豎立起了胡先生的銅像,讓胡先生永遠陪伴他最珍愛的鋼琴、陪伴鼓浪嶼的天風海濤。這尊胡先生的銅像高80厘米、肩寬60厘米,由鼓浪嶼工藝美院副院長、著名雕塑家佘國富歷時近一年時間創作完成。據悉,鼓浪嶼島上已有鄭成功、馬約翰、林爾嘉、林巧稚、盧贛章等多座名人雕像。 昨天,胡先生的夫人黃玉蓮也參加了紀念活動。她說,在鼓浪嶼建成“風琴天堂”,是先生生前最大的愿望。可遺憾的是,他沒能等到這一天,沒能聽到自己生前最為牽掛的“卡薩翁”在鼓浪嶼發出第一個樂音。“今天,我請他放心,因為我剛剛聽說,風琴博物館正在進行維修,兩年內可以完成。” 昨天同時舉行的,還有《一世琴緣——胡友義傳》、《琴書——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圖典》的首發儀式。 |
相關閱讀:
- [ 07-03]廈門成立鼓浪嶼國際研究中心 或將形成“鼓浪嶼學”
- [ 06-30]新增海底電纜送電 廈門鼓浪嶼用電還是不給力
- [ 06-24]廈門鼓浪嶼海邊漂來男尸 警方介入調查
- [ 05-29]廈門龍巖共建"合作區" 面積超18個鼓浪嶼
- [ 04-09]廈門鼓浪嶼整治提升總體方案獲游客居民點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