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區黨員干部走訪企業,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鄭偉明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楊繼祥 林岑)海滄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去年先行先試的基礎上,今年按照中央的部署穩步推進,聚焦“四風”問題,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發函征求、下訪約談等方式,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其中,涉及“四風”問題的540多條。 對照這些問題,海滄著力作風整改,并用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來檢驗“改”的成效。特別是針對群眾和企業關切的問題,與群眾結成“命運共同體”、與企業打造“利益共同體”,創新了一批群眾工作品牌。 與群眾結親,結成“命運共同體” 肖印紅,東孚鎮鳳山村村民。去年,她在村里經營著一個小花圃,因缺乏苗木種植經驗,經濟上陷入了困境,一籌莫展。然而,近日,肖印紅注冊成立了廈門市俊紅園林有限公司,種植面積由原來的2畝擴大到10多畝,年收入也翻倍增長,生活過得美滋滋。 是什么原因讓在花圃經營上一度失利的肖印紅,當上了名副其實的老板?“是東孚鎮黨員干部的幫助,拉了我一把。”肖印紅說,當時,東孚鎮計生協會的黨員干部在進村走訪時得知自己情況后,第一時間來到家中,用心為她出謀劃策,幫助其申請了“幸福工程”幫扶款。 更讓肖印紅沒想到的是,計生協會的黨員帶來的幫助是長期性的。黨員干部主動為她報名參加種植技術培訓班,幫助她提升種植技術,并協助她擴展銷售渠道、注冊公司,使苗木種植銷售一步步走向正規化。 深入基層,傾聽民生,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海滄區在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中,創新思路,與群眾結窮親,關心群眾、了解群眾需求,打造區、鎮街、村居三位一體聯系服務群眾的“命運共同體”。 今年以來,海滄“在職黨員進社區”走訪19063戶農戶、21014戶居民戶;深入近百家重點企業、20多個基礎設施工地現場,推動解決問題130多個;解決“四風”方面突出問題268條,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115條;壓縮服務項目審批環節,“即來即辦”事項增加至81項。 “千戶低保幫扶”、“在職黨員進社區”、“四聯機制”、“四個關愛”……黨的十八大提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海滄區不等不靠、早做早改,創新了一批閃亮的群眾工作品牌。 與企業交友,打造“利益共同體” 生機勃勃的廈門生物醫藥港內,廈門藍灣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欣喜地告訴記者:“原定今年底竣工的廠房,在區里的大力支持下,原材料車間本月就可試投產,GMP潔凈車間也正在緊鑼密鼓裝修中。” “以釘釘子精神跑企業下工地抓項目”在海滄已經成為一種工作常態。據了解,海滄區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把服務企業當做重要內容,黨員干部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提出以“五盯”(盯目標、盯項目、盯企業、盯工地、盯活動)精神,按照“五促”(促增產、促投產、促竣工、促開工、促引進)的方法,開展“一站到底式”服務。 近日,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總部大廈項目36#地塊F座塔樓的基礎結構形式得到優化改進,工期縮短了40天,節約工程造價約70萬元。 這一成果歸功于海投航運中心公司工程部經理、黨員吳鴻毅。據了解,吳鴻毅在對工地巡查時及時發現問題,堅持“問題不過夜”,通過召開每日班子會、工地碰頭會、周例會、四方協作會等形式,從問題發現到解決,僅用了7天時間。 在海滄區決策者看來,企業也是群眾,也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對象。為此,海滄在與群眾結親,結成“命運共同體”的同時,為企業服務,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 為臺胞服務,共建“兩岸新家園” 在新陽街道的興旺社區,住著不少臺胞居民,居委會黨委書記許敏芳是他們家中的常客,到居民家中拉家常,了解大家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已成為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近日,興旺推出“我愛我樓”活動,將居民自治延伸到最小單元——樓棟。許敏芳在走訪居民夏先生家時發現,客廳的天花板濕了一塊,是樓上楊先生家漏水滲下來的。“楊先生說自己愛人快生孩子了,先不維修。”夏先生看著天花板的水印越來越大,很是著急。 原來,楊先生一家是臺灣人,按臺灣習俗,在女人生產前家中忌諱破土。楊先生想等愛人生完孩子再維修。 許敏芳摸清情況后,將兩家人約出來聊天泡茶,雙方越談越投機,各自作出讓步,夏先生同意緩修,楊先生提前將太太送回臺灣,迅速啟動維修,問題迎刃而解。如今,兩家人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許敏芳巧解臺胞鄰里糾紛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海滄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積極發揮廣大黨員干部的先鋒帶頭作用,持續提升臺商雙月座談會機制,不斷加強涉臺法庭、涉臺檢察室等司法服務品牌建設等等,不遺余力服務臺胞臺企。 “現在的海滄,最吸引我們的是它的開放與包容,投資環境已日趨國際化。”廈門臺商協會會長陳信仲告訴記者,海滄已成為臺商的第二個家,不少臺商深深愛上了這片土地。在海滄,從政協委員、涉臺法庭陪審員,到小區業委會主任、社區義工,臺商紛紛參與到兩岸新家園的建設中。 在前不久召開的共同締造高端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對海滄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共同締造的做法贊不絕口。“讓我比較吃驚的是,在對社區工作滿意度的測評中,居民包括臺胞感到最滿意的,是居委會干部的工作態度。”廈門大學的李明歡教授說,來自群眾的肯定才是群眾路線的最高追求。 |
相關閱讀:
- [ 07-12]海滄區出臺補助政策 企業集約用地最高可獎500萬
- [ 07-11]廈門海滄湖畔要建笑博物館 將收集關于笑的故事
- [ 07-08]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到海滄區調研反貪及人民陪審員工作
- [ 07-08]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區設立25周年——共同家園
- [ 07-07]海滄向中小學生發倡議爭做“小袋鼠”垃圾不落地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