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污水處理廠。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陳鐫娟)“大海一夜之間把美麗藏在海底”——說這話的,是市人大代表、國家海洋三所所長余興光。他說,海洋三所辦公樓臨海,一場暴雨過后,廈門的海面常常“一塌糊涂”,此情此景令人痛心。 護水不可“就江論江” 昨日,在視察組召開的座談會上,余興光說,保護九龍江流域水環境,不僅僅是水資源的問題,還涉及流域河口海區的生態安全,不可“就江論江”。廈門灣屬九龍江河口海區,與廈門、漳州、金門三地密切相關。為減少排海污染物,廈門市已積極采取措施,如實施市政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入海排污口整治、小流域整治等。但廈門灣70%以上污染物來源于九龍江流域,要持續提升這一河口海區的生態質量,難度不小。 余興光說,從對赤潮跟蹤、監測情況看,廈門灣河口海區存在發生有毒有害赤潮的潛在因素、可能條件,從九龍江入海的污染物、營養鹽就是其一大“要害”。不僅如此,源于流域的有關農藥、新型化合物及病毒性物質的輸入,也都制約著廈門灣及漳州的海水浴場的環境質量,流域污染的影響已經日益“深遠”。 陸海互動很重要 廈門的生態保護是全方位的。余興光說,廈門已把對林地、農田、河流、水庫、濕地、綠地、海洋生態納入系統保護,構筑了“山海相護、陸海相通”生態大格局。建議廈漳龍三市下一步對九龍江流域水環境的治理,要向河口海區的生態安全大格局拓展,實現陸海互動、海陸統籌,綜合治理流域污染。 資金使用成效要評估 對于流域生態補償機制,余興光說,促進上游生態經濟發展,有利于流域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不過,應對補償資金的成效進行評估,資金扶持也要抓住重點,突出成效,以點帶面,突出小流域試點示范,突出預警機制建設。 余興光參與了國家發改委的生態補償立法調研,他說,閩江、九龍江問題已作為案例納入了研究范圍,從這些年三市合力治理九龍江流域水環境成效看,立法保護九龍江流域積累了許多經驗,有條件先行一步。 |
相關閱讀:
- [ 04-25]九龍江流域頻現死豬污染嚴重 廈門水源地險中“埋伏”
- [ 07-10]廈漳龍人大代表聯合視察九龍江 廈門支持上游整治
- [ 07-05]漳龍保護九龍江廈門也出力 將提供治污資金支持
- [ 12-14]廈門和龍巖將聯手治理九龍江流域
- [ 12-06]廈門日報:漳州開發區引入九龍江原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