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打出“組合拳” 簡政放權治庸問責提效能轉作風
2014-07-19 07:03:35?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盧超穎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廈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新開通企業并聯審批,方便了企業辦事。 廈門日報訊 (文/記者 陳冬圖/記者 王火炎) 海滄區: 打造“服務+績效”機關 近三年來,海滄區持續深入開展“三個建設年”活動,去年底以來又在全市率先開展“馬上就辦”、治庸問責專項行動,著力培養“敬業+專業”型干部、打造“服務型+績效型”機關。具體做法包括,堅持把“馬上就辦”、治庸問責工作融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區黨政主要領導親作部署、親聽匯報,并從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嚴起、做起、督起。 湖里區: 變“等問題”為“找問題” 湖里區堅持問題導向和開門抓機關效能,變“等問題”為“找問題”,變“反映問題”為“主動查辦”,實現了效能建設與作風建設同步推進。組建3個作風巡查組和1個效能檢查組,同時聘請15名由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社區工作者等組成的效能監督隊伍,及時收集意見找問題。 市建設與管理局: 從“事等人”變“人等事” 市建設局精簡招標前置條件,實行項目建議書批復后可進行勘察設計招標以及在概算批復后、工程規劃許可證未批復前,項目可先行進行施工招標的做法,實現了由“事等人”轉變為“人等事”。草擬了《關于進一步加快道路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的建議方案》,明確各方責任,優化整合流程,實行并聯審批,提升審批服務,加強中介監管,破解難點環節等措施,形成工作規則,大幅度減少前期工作時間。 市工商局: 簡化審批“釋放紅利” 自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正式實施以來,全市的社會投資活力大大增強;政府服務效能明顯提升,商事登記辦理時限由5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同時,市工商局創新完善監管方式,從管“進門”更多轉向事中、事后的動態監管。目前,市工商局企業登記所有事項均不超過2個審批環節,簡易登記事項審批均實行注冊官獨任審核制度,一個環節即可辦結。 市信訪局: 968123平臺事事有回音 近年來,市信訪局把打造968123政務服務平臺作為踐行“馬上就辦”、強化治庸問責的重要載體。2012年以來,968123政務服務平臺共受理來電來郵169692件,做到了“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信訪事項規范辦理機制、重點信訪件督辦機制、訴訪分離機制、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 作為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第一批會員單位的陳先生,前日來到海滄區行政服務中心準備辦理企業注冊。這次辦理,陳先生只需在一個窗口、填寫一張表格即可。這是海滄區行政服務中心最新增設的“企業設立并聯審批收發件窗口”,由工作人員代替企業“跑腿”,4天內,企業就能辦理完全部手續。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啟動之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持續打出簡政放權、流程再造、服務提效、治庸問責等一系列“組合拳”,深入推進效能風暴行動,有力促進了干部作風好轉、辦事效率提升,充分發揮了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 簡政放權 不斷優化發展環境 簡政放權,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去年至今,廈門共完成對41個市直行政審批部門439項行政審批事項的全面清理,減少市級審批事項96項,減少比例達21.9%,25個市直部門向區級下放33項審批項目。 今年1月1日啟動的廈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使180項前置審批事項改為照后審批,實現證照分離、寬進嚴管,核準新設商事主體數量翻番。 據悉,廈門還將結合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今年內市級審批項目將在現有基礎上擬再減少10%以上;將分類分期減少企業投資項目前置條件,簡化企業投資審批程序,鼓勵吸引異地閩商來廈投資;同時,將進一步完善行政審批事項的并聯審批機制,提高審批服務效率。 馬上就辦 審批服務不斷提速 過去道路前期工作(從批準項目建議書至核發項目施工許可證)的所需時間——275天,而現在,工作時限壓縮至180天(特殊或緊急項目120天),縮短了95天。這是今年廈門落實“馬上就辦”精神的一項重要工作。 過去申請開辦餐飲企業,經市行政服務中心一條龍式“串聯”審批,需要至少18個工作日。如今,市民蔡先生僅僅用2天時間就辦理完了全部手續。“并聯”審批,以更快的辦事效率,創造了廈門行政審批大提速新記錄。 廈門在“快”審批、“簡”流程可謂做足了功課——審批事項辦理環節全部精簡在5個以內,“一審一核”事項比例提升至23.3%,辦理時限提速67%以上;市、區兩級81項審批實現網上預約、網上預審,27項審批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理;“即來即辦”事項比例提升至17.8%;……“馬上就辦”的工作理念,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全面推廣,網上審批、并聯審批、無償代辦、預約服務、綠色通道等提速舉措,讓群眾辦事“多走網路、少走馬路”。 治庸問責 機關作風不斷改進 像治貪一樣治庸。上半年,全市共效能問責123人,其中效能告誡37人,誡勉教育48人,通報批評36人,辭退2人,效能問責威懾力持續增強。 庸作為、虛作為、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對這“五種作為”,今年的問責力度明顯加大,被問責的有53人,占被問責總人數的43.1%。以同安區新民鎮烏涂外口生活小區違規銷售小產權房、相關部門“不作為”的案件最為典型,這一消息曝光后,廈門依紀依規追究相關人員責任,4人被停職檢查,5人被效能告誡,并在全市通報。 敢于動真碰硬,向“為官不為”者開刀,在治理干部和工作人員“庸懶散拖”問題上絕不手軟,是治庸問責工作取得實效的關鍵。今年全市被問責領導級別與人數都創新高,包括副廳級領導1人,處級領導12人。海滄區建立干部日常考察記實排名和評價排隊、履職情況跟蹤監督管理、干部教育幫助等制度,建立“定量+定性+民意”三位一體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在治庸問責上敢于動真格。 |
相關閱讀:
- [ 07-18]新華網:“帶病提拔”要倒查問責
- [ 07-17]湖南湘潭校車事故啟動先期問責 4名干部被免職
- [ 07-17]沒有問責,問政能不淪為“真人秀”嗎?
- [ 07-17]海滄治庸問責經驗向全市推廣
- [ 07-17]廈門“馬上就辦、治庸問責”現場推進會今日在海滄召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