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緣社區的義務救援隊在觀察 環島路海邊的救生體系,救生員缺乏已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從有救生站開始,就一直欠缺。而目前救生的兩個“體制”——拿工資的專業救援隊和民間義務救援隊,都面臨不同的尷尬。 救生體系 欠缺救生員是老問題 海邊救生員嚴重不足,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資料顯示,“建立海濱浴場救生站”是2002年廈門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共投資了120萬元,在思明區的四個海濱浴場建設救生站,包括鼓浪嶼大德記、港仔后、珍珠灣、黃厝。 當時并沒有白城救生站,因為白城海域有礁石、漩渦、急流等,不適合游泳。直到2012年,白城已經發展成名副其實的海水浴場,而死亡事件頻發,市民呼聲極高,才建設了救生站。觀音山救生站也是后來增設。 但從有救生站開始,救生人員流失嚴重就一直困擾整個救生體系,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工資待遇低,一是海邊太辛苦。 有媒體報道,在2011年時,救生員的工資扣掉醫社保,拿到手的1500元左右。同時,救生員是季節工,夏季的半年工作,剩下半年自己另謀生路。“到了第二年,有些人就不來了。”一位救生員回憶。 與其在海邊天天暴曬,不如選擇到游泳池,于是,海邊的救生員紛紛跳槽到游泳館。2011年,4個救生站的救生員只有16人。 |
相關閱讀:
- [ 08-05]廈門16公里海岸線僅4救生站 人手配備不足
- [ 08-05]16公里海岸線僅有4個救生站 人員和配備嚴重不足
- [ 07-11]救生站隊員短缺陷困境 海濱安全壓力大救生遇難題
- [ 07-09]天然浴場無人管理隱患多 救生站力量有限形同虛設
- [ 08-23]救生站關門找不到救生員 市民質疑救生站多成擺設
- [ 01-03]廈大白城再添救生站 救生員多是經驗豐富的漁民
- [ 08-17]白城海濱救生站下周建成 發放萬份安全宣傳小冊子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