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游學生"連佳垚 每周最開心的就是坐車回家 今年秋季,連佳垚就要上蓮花鎮中心小學四年級了。因為家里希望讓她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從6歲起,她就被送到鎮里面上幼兒園,家里給她雇了個保姆專門照顧。因為常年不在父母身邊,小連養成了很強的獨立能力。 每周五吃完午飯,連佳垚和同村的另外44個學生都會拿起整理好的行囊,坐上公交車,在狹窄的山路上“繞啊繞”,一個半小時后,她們就來到距家10多公里外的白交祠村。這個時候,父母都在車站等候已久,再經過近半個小時的摩托車車程后,一家人才能抵達西坑村的家里。 連佳垚告訴記者,每周最開心的就是坐上車,回到家和父母團聚。但是,每周日吃完午飯之后,她又得坐上摩托車前往白交祠公交站,坐公交車回學校,開始新一周的獨立生活和學習。 談到每周要來回顛簸72公里的山路,略帶羞澀的她嘴里說出了一個字———“累”。不過,這也讓連佳垚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現在坐爸爸的車出去玩,就算車子開得比較快,我都不會暈車了。” (晨報記者 白斌斌 見習記者 董春輝 實習生 楊珊珊) 教育部門: 生源不足 部分學校難以為繼 “學生數量減少和家長追求優質教育資源是學校停辦的最主要原因。”談到西坑小學的現狀,蓮花鎮中心小學的葉校長認為,西坑村本身人口少,每年的新增人口也不多,按照規定比例,學校只能配備一名教師,一名教師教授所有科目,家長普遍覺得質量會受影響。因此,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家長們都會選擇送孩子到山下的蓮花鎮中心小學讀書。 據葉校長介紹,學校方面對這些學生也很重視,每個月會補貼每人200元生活費,這也給家長送孩子到鎮里讀書提供了便利。 同安區教育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同安區類似于西坑小學這種情況的鄉村教學點有8個。“不少教學點都是在山里面,可能有些家長會把孩子帶到外面的學校讀書。但是不管怎么樣,學校尊重家長的選擇,無論是剩兩個班,還是剩兩個學生,只要教學點里還有學生,我們就會堅守,就會給他們配好老師,總之,學校不會放棄一個學生。” |
相關閱讀:
- [ 08-22]差評退學費并非“純屬戲言”
- [ 08-21]漳州立人學校門口 一1米長眼鏡蛇靜趴懸在樹上
- [ 08-18]“200多萬請法師”令人疑惑
- [ 08-15]南靖縣首所城鎮寄宿制學校今秋將投用
- [ 08-15]“越來越高”的考核指標讓大學失去靈魂
- [ 08-15]在“特殊學校”里起飛
- [ 08-13]7175名外來娃派入島內小學 還剩余2009個學位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