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高遠的群山,崎嶇的山路,只有幾個學生的小學———大多數讀者也許不知道,就在我們廈門,還有這樣的學校存在。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但位于同安區蓮花鎮的西坑小學卻因為沒有生源而悄然關門。西坑小學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時代的大潮下,人們對城市生活的向往和這些偏遠農村的小學堅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山里娃的求學路注定比城里的孩子多了幾分坎坷,今天,晨報關注這個特殊的群體,反映他們的期盼、喜悅和糾結,我們欣喜地發現,同安區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出了我們通過這個報道想傳遞給讀者的想法:“只要教學點里還有學生,我們就會堅守,就會給他們配好老師,總之,學校不會放棄一個學生。”
?
昔日西坑小學如今已經成了村部。記者 白斌斌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白斌斌 見習記者 董春輝 實習生 楊珊珊)
2005年,由于許多家長或是帶著孩子外出打工,或是把孩子送到鎮里、城里求學,招不到學生的同安蓮花鎮西坑小學停辦了小學部分,只留下幼兒園部分。今年秋季,最后兩名學生選擇到鎮里上幼兒園,西坑小學也完成了它的最后使命。
困境
最后兩個學生也走了
學校只能停辦
大門緊鎖,“同安西坑小學”幾個大字留下了歲月磨礪的痕跡,原本的教室牌子,如今已經被醫務室等嶄新的牌子代替。這是記者在昔日的西坑小學看到的場景。
據西坑村村主任連金磅介紹,2005年西坑小學的小學部分停辦之后,因為舊村部比較破舊,村部向學校借用二樓作為村里的辦公場所,一樓則是幼兒園。今年秋季,幼兒園僅有的2名學生也要到鎮里就學,幼兒園也即將停辦,目前已經將一樓校舍改造成村里的衛生所。
連金磅告訴記者,西坑小學建于上個世紀90年代,有幼兒園和小學兩個部分。由于村里人口比較少,整個學校高峰時也只有40多名學生。由于西坑村地處偏遠,老師每天往返費時,這也給教學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漸漸地,有些家長就把孩子送到鎮里讀書,也有外出打工的家長把孩子接到身邊,到了2005年,小學部分僅剩一、二年級6個學生,后來這些學生也都到鎮里上學,沒有學生后,西坑小學的小學部分就停辦了。
“孩子剛到鎮里的學校,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連金磅告訴記者,除了不適應語言,一些孩子的學習基礎也比較差,一開始成績也比鎮里的孩子略差,后來才慢慢跟上。
號稱“小西藏”的西坑村。記者 白斌斌攝
現狀
學生化身“游學族”
每周往返家校
“為了回家,我們周五下午的興趣課沒有參加,吃完午飯后不久就去坐車。”在蓮花中心小學讀四年級的連同學告訴記者,每周五中午吃完飯后,西坑村的45個孩子都會如期坐上返家的公交車。
“這幾年茶葉價格也不太好,一些家長干脆帶著孩子到鎮里或者城里打工。”村主任連金磅告訴記者,村里570個人口,除了帶孩子外出上學的村民,和“游學”鎮里、城里的孩子,平常村里最多就200人。
根據學校規定,只有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才能辦理寄宿,有些家長就選擇雇保姆照顧孩子,周末保姆帶著孩子回家,由于村里的一些孩子從小就過著這樣的“游學”生活,“獨立能力遠超同齡人”。
連金磅坦言,根據不完全統計,這些游學的孩子,平均每個月要多花費上千元。但是,對于這樣的額外花銷及艱辛,村民連銀真并不在意:“這點錢和孩子的前途比真的不算什么。”
對話:"游學生"連佳垚
每周最開心的就是坐車回家
今年秋季,連佳垚就要上蓮花鎮中心小學四年級了。因為家里希望讓她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從6歲起,她就被送到鎮里面上幼兒園,家里給她雇了個保姆專門照顧。因為常年不在父母身邊,小連養成了很強的獨立能力。
每周五吃完午飯,連佳垚和同村的另外44個學生都會拿起整理好的行囊,坐上公交車,在狹窄的山路上“繞啊繞”,一個半小時后,她們就來到距家10多公里外的白交祠村。這個時候,父母都在車站等候已久,再經過近半個小時的摩托車車程后,一家人才能抵達西坑村的家里。
連佳垚告訴記者,每周最開心的就是坐上車,回到家和父母團聚。但是,每周日吃完午飯之后,她又得坐上摩托車前往白交祠公交站,坐公交車回學校,開始新一周的獨立生活和學習。
談到每周要來回顛簸72公里的山路,略帶羞澀的她嘴里說出了一個字———“累”。不過,這也讓連佳垚練就了一身“好本領”:“現在坐爸爸的車出去玩,就算車子開得比較快,我都不會暈車了。”
(晨報記者 白斌斌 見習記者 董春輝 實習生 楊珊珊)
教育部門:
生源不足 部分學校難以為繼
“學生數量減少和家長追求優質教育資源是學校停辦的最主要原因。”談到西坑小學的現狀,蓮花鎮中心小學的葉校長認為,西坑村本身人口少,每年的新增人口也不多,按照規定比例,學校只能配備一名教師,一名教師教授所有科目,家長普遍覺得質量會受影響。因此,為了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家長們都會選擇送孩子到山下的蓮花鎮中心小學讀書。
據葉校長介紹,學校方面對這些學生也很重視,每個月會補貼每人200元生活費,這也給家長送孩子到鎮里讀書提供了便利。
同安區教育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同安區類似于西坑小學這種情況的鄉村教學點有8個。“不少教學點都是在山里面,可能有些家長會把孩子帶到外面的學校讀書。但是不管怎么樣,學校尊重家長的選擇,無論是剩兩個班,還是剩兩個學生,只要教學點里還有學生,我們就會堅守,就會給他們配好老師,總之,學校不會放棄一個學生。”
集美翔安:撤并學校 提升教學質量
晨報記者 陳佩珊 張尚初 陳璐
記者從翔安、集美教育部門了解到,2005年前后,翔安撤并小學17所,而集美區則將37所小學整合為31所,撤并200人以下的6所小學。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隨著撤并的進行和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兩區的教學質量和學校的整體條件都得到了明顯提升。
此外,2003年海滄建區后,區內的3所鄉村小學因征地拆遷進行合并,成了現在的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附屬學校。由于工業帶來的大量外來人口,鄉村小學生源穩定,仍正常招生。
整合資源提升教學質量
2004年,翔安撤并小學17所,其中大嶝鎮3所、新店鎮4所、馬巷鎮4所、新圩鎮2所、內厝鎮4所。而集美區采取的則是調整轄區學校布局的方式進行整合,將37所小學整合為31所,重點建設14所小學,保留18所小學,撤并200人以下的6所小學。
談到撤并的主要原因,翔安教育局有關人士認為,部分鄉村小學生源逐漸減少是撤并的主要原因。此外,教師兼任多學科的教學工作,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學校數量多、規模小、經費少,辦學條件簡陋。
集美撤并學校的原因則不盡相同。據介紹,受過去“村村辦學”觀念的影響,集美以前的小學布局點多面廣,存在班多生少、資源分散等特點。為了更好整合資源,集美區把學校的撤并與精品校的拓展結合起來,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
集美新開辦多所小學
翔安區的被撤學校與合并校之間距離都比較近,合并校條件也都相對成熟。撤并整合之后,各相關部門著手學生上學路的建設,合并校的食堂、住宿等后勤都得到了完善。目前,鄉村小學教學環境、質量的提升都得到了重視。盡管個別學校僅有個位數學生在讀,但硬件設施、師資配備也都有了保障,近階段并無撤并鄉村小學計劃。
集美教學資源整合,剛開始還有一些家長不理解,但是隨著孩子的成績提高,學習態度變得積極,家長觀念也有了改變。
近年來,由于轄區生源持續增長,集美區學位日趨緊張,招生形勢更加嚴峻,集美區不僅沒有撤并小學,反而新開辦了多所小學。記者從《集美區2014年小學招生工作意見》中看到,目前,集美區共有47所公辦民辦小學可實行劃片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