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陳鐫娟 通訊員 劉定根 圖/記者 蘇媛)在老廈門人的印象中,位于思明南路上鴻山公園旁的鴻山寺空間并不大、入寺道路更難行。如今,歷時六年整體改造之后的鴻山古寺煥然一新,還有了全新的稱呼——“智慧鴻山”,寺院率先引入的NFC技術,實現了免費WiFi全覆蓋,這尤其令年輕一族、上班一族欣喜不已。 【1、更貼心 】 4米寬騎樓與道路齊平 大雄寶殿和觀音殿。 在寺院整體改造之前,山門緊逼公路,入寺上山階陡石滑,禮佛的老幼或行動不便者往往舉步維艱。 新的鴻山寺降低了“海拔”、也放下了“身段”。如,整體建筑下降14米與思明南路齊平,道路拓寬3米,設置了4米寬的騎樓式人行道。如今,從思明南路上鴻山寺有了兩個通道,一是自騎樓入口處乘電梯,可直達位于五樓頂的大雄寶殿廣場;二是從鴻山公園廣場北側沿石階而上,從位于五樓頂的山門入寺。 寺內通道還設有無障礙輪椅坡道,每層樓都設有齊全的衛生設施、配備直飲水機等。自助式圖書館陳列有佛法書籍及國學、歷史、文化、養生等上千冊圖書,可開放閱讀。 【2、更精致】 大雄寶殿有“海底世界” 觀音殿內的觀音像。 鴻山寺全寺供奉有41尊玉佛圣像,原料均為緬甸上等白玉,由廈門本土雕塑名師精心制作。 大雄寶殿的地磚可不一般,磚面貝殼等化石栩栩如生,此為產自摩洛哥的“海底世界”天然化石。殿內8根18米高的大圓柱,為菠蘿格木獨木制成,此木產自印尼。 觀音殿位于大雄寶殿二樓,供奉千手觀音、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三十三觀音,采用緬甸白玉。其中,三十三觀音材料采用冰種緬甸白玉,由廈門本土雕塑名家制作。觀音殿的佛龕背景圖是反映鴻山寺歷史風貌的37米磨漆畫長卷,畫稿出自廈門本土畫家。據稱,磨漆畫如此大面積地運用于寺廟佛龕背景,實屬罕見。 【3、更智能 】 免費WiFi覆蓋全寺 手機放在感應區可下載相關信息。 鴻山寺身處鬧市之中,雖然一步之隔便是佛、塵兩界,但外表古樸的寺院,整體改造工程卻做到了傳承不泥古。寺內各層醒目位置張貼了“鴻山福氣帶回家”告示,提示使用免費WiFi,秘鑰就是“阿彌陀佛”的全拼字母,寺內同步開通了微信、微博、網站等公共服務平臺,可容納千人的大講堂還配備了視頻系統,可同步實現網絡直播。 鴻山寺住持法云法師稱,鴻山寺將積極呼應廈門智慧城市建設,打造一個集“弘法、文化、慈善”為一體的“智慧鴻山”。未來計劃成立鴻山書院、配合佛教文化園區建設,以為市民和游客提供公益培訓與交流,寺院所得善款也將用于慈善事業、回報社會。 【幕后】 木作工匠平均年齡70歲 鴻山寺本次整體改造,占地面積依舊是不足3畝,但由于往空中、地下發展,沿山勢而為,不僅工程浩大,更攸關周邊山體保護、交通安全,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降高”前期的基坑工程,需要依山體向下開鑿孔樁,為保護山體安全,同時把對周邊的施工影響降到最低,每次定向爆破僅炸出30厘米-50厘米的小孔,這一工程就耗時一年。 在寺前修建騎樓式人行道,寺院主動退讓用地,供思明南路鴻山路段道路拓寬之用,為緩解這一路段人車混行的交通隱患作出了努力。 全寺木作全部出自浙江東陽一班老工匠之手,老工匠們平均年齡70歲,他們在廈門現場組裝建設有一年之久,這些建筑大樣來廈時已在漳州工廠制造完成。 |
相關閱讀:
- [ 08-28]鴻山寺9月1日開放 開放式自助圖書館可品茶讀好書
- [ 08-27]鴻山寺改建工程全面竣工 9月1日起對信眾和游客開放
- [ 07-24]鴻山寺整體改造后昨日全新亮相
- [ 07-20]400歲鴻山寺身段降低14米 23日起投用Wi-Fi全覆蓋
- [ 03-04]廈門鴻山寺將"下降"14米 花5千萬重建有望年底封頂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