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的產業發展需要人才的支持。(資料圖/記者 王協云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曉菁)為貫徹落實市委、區委“三規合一”相關會議精神、市民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思明區再推重磅舉措——《思明區引進和扶持總部經濟和重點產業人才暫行辦法》即將出臺。 根據這份針對總部企業和重點產業的人才扶持新辦法,思明區一改以往政府在引進人才上大包大攬的做法,發揮企業作為引才主體的核心作用,以人才的實用性為考核標準,不論文憑、文章、職稱,只要對企業實際貢獻大,就能享受思明區提供的個稅獎勵、住房補貼、租房補貼等。出臺新政,扶持民營經濟,是思明區筑巢引鳳、吸納人才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思明區緊密結合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抓住人才觀念體制創新、人才資本投資優先、人才創業環境塑造、人才幸福指數提升四個著力點,打造“重才、引才、育才、留才”的工作鏈條,為實現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 突出產業導向 加大引才聚才力度 作為廈門中心城區的思明區,空間資源有限一直是它的先天“短板”。靠什么來實現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的平穩持續發展?只有人才才是最活躍的先進生產力。 本次出臺的扶持政策,明確以總部企業和重點產業企業作為扶持主體條件。這一方面契合“三規合一”綜合發展規劃下思明區以“1+6”為主導的產業發展路徑;另一方面也是貫徹廈門市《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培育壯大骨干民營企業,為其營造良好招才引智環境的適時之舉。 據思明區人才辦負責人介紹,思明區重點支持發展的產業包括商貿業、旅游業、會展業、金融業、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時尚產業)等。本辦法出臺后,思明區每年將最多評選100名總部企業和重點產業企業人才,給予為期3年的扶持。 打破學歷門檻 企業自主評價人才 對于真正的人才,思明區從來不吝嗇。此次新辦法,明確“不以學歷職稱論英雄”的導向,人才繳納個稅達到一定標準,即可由企業推薦參評。 在思明區現有的人才政策體系中,“英才計劃”的主要扶持對象是外來人才、引進人才,如國家“千人計劃”、省“百人計劃”、市“雙百計劃”人才等。針對思明區總部企業、重點產業企業及本土人才的扶持政策比較零散,力度不大。思明區此次出臺新辦法,就是根據區情的變化,對人才體制進行的一次改革和創新。 思明區委組織部部長盧秀萍說,以往的產業人才扶持政策往往學歷、職務門檻較高,導致作為企業中堅力量的技術人才、中層人員得不到扶持,“我們希望通過條件變化,打破這些限制,讓企業有自主權,自己來評價人才,來扶持對企業實際貢獻大的人才,可以更好幫助企業引才、留才,發展壯大。” 記者注意到,新辦法特別注重發揮企業作為引才主體的核心作用。在申報主體上,由企業作為扶持申報主體,賦予企業對人才的推薦權和篩選權,由企業決定本企業中可享受優惠措施的人才。其次,扶持資金劃轉渠道上,所有扶持資金直接撥付企業,由企業按規定支配使用。 扶持本土人才 貢獻越大獎勵越高 據悉,新的扶持措施包括個稅獎勵、住房補貼、租房補貼等,“貢獻越大,獎勵越高”。 具體來說,人才可按其繳納個人所得稅區級留成部分的額度給予獎勵。人才在廈購房并實際居住,房屋權屬人為其本人,且申請時其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廈無其他房產,新辦法出臺后在廈亦無房產交易記錄的,可申請購房補貼。人才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在廈無房產,新辦法出臺后在廈亦無房產交易記錄,在廈租房并實際居住,可申請租房補貼。 本次新辦法的出臺,優化提升了思明區的人才政策體系。在原有“英才計劃”四大人才工程的基礎上,思明區還將繼續拓展本土人才扶持辦法,并通過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目標責任、成員單位聯席會議、人才工作聯絡員等制度,不斷加強人才工作整體競爭力。 |
相關閱讀:
- [ 08-29]廈門出新招幫中小企業招人才 申請"代金券"享優惠
- [ 08-27]廈門港攬才最高補50萬 6年計劃引進航運人才600名
- [ 08-18]廈門海滄引人才再出招 名校畢業生,人才公寓免費住
- [ 07-22]廈門集美大學昨發布公告 招聘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
- [ 06-09]廈門59名英才入選"千人計劃" 占閩入選人才七成以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