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勁超 圖 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佩珊 彭怡郡)9月16日,廈門登記在冊的1095艘漁船休漁期結束,開始作業。9月18日,廈門籍遠洋漁船從印尼海域捕獲的1400噸魚貨“登陸”廈門,這是首次大批量遠洋魚貨直送廈門口岸。 開漁后,廈門的海鮮價格有沒有下降?市面上到處都是“本港海鮮”,它們貨真價實嗎?廈門居民餐桌上的海鮮有什么變化?晨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看點1 開漁后海鮮降價沒? 今年開漁后的海鮮價格降幅遠低于往年 雖然已經開漁一個多月,但昨日記者走訪八市、中埔海鮮批發市場等發現,今年開漁后的海鮮價格降幅遠低于往年。 從事海鮮銷售行業多年的中埔海鮮批發市場黃老板告訴記者,今年開漁后,廈門海鮮價格并沒有下降多少,第一個原因是,由于捕撈頻繁,近海的漁業資源不斷減少,產量下降。“廈門本港捕撈上的多是黃翅魚、帶魚、小魷魚、鱸魚等魚類,以前帶魚的收購價格在每斤9元—10元,現在上漲到13元—18元。” 第二個原因是廈門約80%海產品都是從外埠運入,主要來自廣東和江浙一帶,而且主要是靠流通而來,廈門自己的漁船很少,捕撈的海產品數量極其有限。“廈門海鮮大多來自外地,價格受外地影響大。比如,野生黃翅魚在休漁期的價格是每斤30多元,這兩天浙江刮臺風,價格一下子漲到40多元。” 看點2 遍地“本港魚”,真的嗎? 真正的“本港海鮮”幾乎已成傳說 眾所周知,受各方面因素影響,目前廈門港的海鮮產量早已大不如從前。然而,記者走訪八市時卻發現,擺攤賣海鮮的小販們都堅稱他們賣的海鮮是“本港貨”,不論是普通魚還是高檔魚,都被小販們貼上了“本港標簽”。 “本港”到底是一個什么概念?老廈門朱家麟先生向記者介紹,“本港”有三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指九龍江海口、廈門港一帶;二是指廈門周邊近海、廈金海域;還有一種解釋相對更寬泛,早年,受認知影響,漁民們把在廈門港能捕到的海產品都稱為本港魚,殊不知有些海鮮并不止生活在廈門港。如今,一些外來的海鮮,如南海來的魷魚也常被誤稱為本港魚。“最傳統的本港魚應該還是指廈門港、九龍江海口這一區域內的海產。”朱家麟先生說。 那么,攤販們鼓吹的“本港海鮮”貨真價實嗎?一資深業者告訴記者,“本港海鮮”已經幾乎成為傳說了,只是由于傳統意義上的本港魚品質高,廈門人引以為豪,為了招攬顧客,海鮮攤販往往會給他們賣的海產品都貼上“本港標簽”。這實際上是對“本港標簽”的濫用。 看點3 廈門水產缺口有多大? 缺口達2萬多噸,未來著重發展遠洋捕撈和養殖 據統計,廈門現有人口400萬,人均每年消費水產品35公斤,全年水產品需求量達14萬噸。為滿足市場需求,廈門水產品自給率應達到市場需求的30%,即每年4.2萬噸,但目前我市海洋捕撈和水產養殖年產量不到2萬噸,缺口達2萬多噸。 現有水產品產量不夠吃,怎么辦?從去年10月底起,廈門20艘遠洋單拖網漁船前往印尼阿拉弗拉進行捕撈作業,已經陸續運回5000多噸魚貨。今年11月,廈門永迅遠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的6艘大洋性燈光圍網漁船將開赴北太平洋作業,預計年產量1萬噸。廈門海信天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的4艘同類漁船也預計將于同一時間段開赴西太平洋公海作業,年產量有望達8000噸。屆時,廈門出海作業漁船將達30艘。 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負責人劉巍介紹,接下來,將積極把遠洋漁船的自捕魚運回國內。除此之外,遠洋漁業捕撈項目也將拓展到東帝汶、毛里求斯等地。 據介紹,遠洋捕撈只是廈門發展遠洋漁業的一部分,遠洋養殖也是重頭戲。目前廈門已與印尼企業簽署合作意向書,將共同在印尼海域的瑟蘭島投資建設高檔海產品養殖場。未來廈門將成為遠洋漁業研發和加工中心。 相關新聞 老廈門朱家麟談餐桌海鮮的變化 養殖海鮮 占了“半壁江山” 說起廈門人餐桌上海鮮的變化,老廈門朱家麟先生十分惋惜。他說,帶魚、黃花魚、墨魚、小黃花魚曾經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海產,50年前的廈門盛產其中的三種———帶魚、黃花魚、墨魚。此外,廈門還出產嘉臘、鯧、石斑、馬鮫、鯔魚這樣的好魚。然而,近年來,由于環境的變化,廈門的“土著”魚已經少了許多。 朱家麟告訴記者,50年前,廈門人餐桌上的魚基本都是野生的,而且有不少高檔魚。而如今,養殖魚占據了廈門人餐桌的“半壁江山”。 “以前黃花魚、黃翅、鱸魚、石斑等都是野生的,現在這些魚95%以上都是養殖的。”朱先生說,不僅如此,曾經是廈門人最愛的小雜魚如今也明顯減少,其中除了海洋環境變化的因素外,養殖的名貴魚與廈門人“爭搶”這些小雜魚也是一大原因。“大部分小雜魚被捕獲后不是被送上餐桌,而是送進高檔魚養殖場,成為它們的餌料。” 當然,海鮮價格的變化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朱家麟說,以大黃花魚為例,上世紀70年代末,野生大黃花魚一斤只賣幾毛錢,一條可重達七八斤。如今,野生大黃花魚的價格已經翻了幾百倍,重一斤的大黃花魚每斤售價高達2000元;重兩斤以上的,每斤售價三四千元。“現在基本上很難見到真正的野生大黃花魚了”。 隨著捕撈技術、物流業發展,北魚、南魚、遠洋魚、深海魚也上了廈門人的餐桌,為市民提供了多樣的選擇。 同時,廈門人餐桌上海鮮的烹飪方法也日趨多元化。除了老廈門人最愛的醬油水做法,西菜、外幫菜以及同為閩南話系的潮汕菜的烹調方式也逐漸融入到廈門人的生活中。 “川菜中的水煮活魚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廈門,傳統只有水煮海魚、魷魚等。”朱家麟說。 另外,國外的一些料理制作方法也傳入本地,比如日本的生魚片等吃法。“有些酒樓還熱衷于創新,例如過去的花蛤,一般是蒸、炒、做湯,現在還有錫箔紙燒烤等。” |
相關閱讀:
- [ 09-19]一盤海米粉140元 廈再現“天價菜”工商開展整頓
- [ 09-17]中埔水產批發市場要整體搬遷 新市場可吃海鮮可觀光
- [ 09-10]新羅曹溪海鮮批發市場系列扒竊案告破 用鑷子作案
- [ 09-02]住戶家中松下冰箱自燃 冰箱里海鮮差點烤熟
- [ 08-11]販腎鏈條“鏈接”著怎樣的黑洞
- [ 08-07]漳浦:生猛海鮮應有盡有,這里是吃貨天堂
- [ 08-06]廈門:海鮮批發價降了近五成 市場價將迎大降幅
- [ 08-05]海鮮大餐或將大批量上桌 大降價趨勢還需等幾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