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邊遠地區的黃地村小學教室設施完善。(資料圖)記者唐光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吳斯婷 通訊員 詹永智)“翔安的小學幾乎沒有技能科教師,專用教室的儀器設備利用率達不到30%,有的儀器設備根本沒有打開過,大量教育資源破損、變成廢品、丟失、白白浪費……” 近年來,隨著廈門的大量投入,島內外中小學的設備、設施等硬件已經大體均衡,有的島外學校的硬件甚至比有的島內名校還要好,但在學校管理和師資等軟件上,島內外學校差距仍然很大。 昨日,廈門民盟召開2014年基礎教育研討會,會上建議,可以效仿醫生多點執業,讓教師“走教”。 調查 島外音體美教師較缺 “今年翔安一中在首批省一級達標校的招生中,落到保底400分,仍招不滿學生。”民盟翔安支部主委、廈門市巷東中學副校長陳式川說,雖然已經有大量投入,但島內外學校的差距仍很突出。 比如翔安,雖然義務教育師資整體超編,但小學藝體科專任教師缺編嚴重,翔安的小學教師有1081名,其中語數教師共有913 人,其他藝體科專任教師168人,技能科幾乎是零。小學沒有技能科教師,各專用教室的儀器設備利用率達不到30%,有的儀器設備根本沒有打開過,70%的教學用具、圖書資料面臨著丟失、破損、變成廢品,大量教育資源嚴重浪費。 民盟中學總支課題組調研發現,島外某區的小學共有19000多名學生,配備的音樂和體育老師各30位左右,而美術老師僅有11位,個別邊遠鄉村小學的音體美教師都是空缺,更不用說信息學、心理學等方面的專業教師了。 有許多從農村學校走出來的80后乃至90后都有這樣的抱怨:讀書12年從來就沒有上過音樂課、美術課,更不要說電腦課。體育課也只是班主任帶著大家在操場跑步,然后自由活動。 建議 中小學可以多“傍高校” 教師有沒有可能效仿醫生,來個“走教”?民盟中學基層委的黃偉平老師說,一些偏遠的鄉村學校,幾乎沒有專業的音體美教師,可以采取“走教”的做法,由附近的中心校輪流派出專任教師,各學科錯開安排,每周固定一兩天,進行集中授課。從其他省市的教學實踐上來看,教師“走教”確實可以改善薄弱學校薄弱學科的現狀,特別是音體美、信息技術等技能學科,學生可以直接受益。 北京、上海的名中學有一大半以上都是依托高校資源辦學取得成功的,廈門的中小學校也可以更多地“傍高校”。黃偉平說,廈門是我省高校較為集中的地區,有廈門大學、集美大學、華僑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等一批高校。如何向高校借力,引入國內外最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大膽實驗,打造新名校,這方面廈門還大有可為。 |
相關閱讀:
- [ 10-19]民盟為廈門教育均衡建言獻策 試行教師“二次分配”
- [ 07-29]民盟龍巖市委舉辦骨干盟員讀書班
- [ 06-24]2014年民盟福建省職業教育研討會舉行
- [ 06-01]廈門民盟美術院昨日揭牌 團結盟內書畫雕刻人才
- [ 05-20]民盟中央美術院武夷山分院成立
- [ 05-12]廈門民盟青年志愿者在觀音山舉行水上自行車賽
- [ 04-21]認真履職 服務發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