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0日訊(導報記者 張順和 文/圖)海底沉睡了百年的明清碎瓷片,被歲月磨礪得千瘡百孔的殘缺木頭,都是平凡得幾乎無人問津之物。一位在翔安小漁村過了18年半隱居生活的廈門藝術家,用想象和油畫技巧將它們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幅幅奇妙的創意作品。 最近,他準備將這些歷年創作以“木語·瓷言”為主題的個展形式完整地呈現在廈門市民眼前,希望能在藝術或設計市場激發出一種全新的創意空間。 殘木與碎瓷奇妙邂逅 帶著歲月滄桑的殘缺木頭上,“鑲嵌”著青花紋的碎瓷片,瓷片上清晰的文字如“福”、“施”、“囍”等,與殘木和碎瓷相襯,組成了令人遐想的創意作品。 仔細觀察才發現,這些可亂真的瓷片竟然是用油畫技法繪上去的。不過,它們都有自己的現實“原型”——裝在精致小木盒中的小瓷片。 這些作品的創作者是蘇遙,廈門最早一批商品油畫設計者,不過,1996年后即退隱江湖,在老家翔安一個海邊小漁村——澳頭過著隱居生活。“這些木頭和瓷片,曾經都活躍在我腳下這片村莊。”蘇遙介紹說,這些普通的物品殘缺后,平凡得無人問津。 因為父親是個老木匠,讓他對木頭有著特殊情結。94歲老父親曾經用過的工具,他如今也能嫻熟應用。 老舊的木頭砧板、門板、木凳,甚至村里人用來燒火的柴堆里,他都能尋找到適合的創作靈感。 瓷片的發現也是偶然。大概3年前開始,翔安濱海大道改造,翻起了村邊海底沉淀百年的淤泥。蘇遙發現,與淤泥一起重見天日的還有大量的明清時期碎瓷片。 這些殘缺的瓷片曾經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民間器具,大小不一的碗、杯、甕,還有一些是裝飾瓷瓶。 欲進行市場化嘗試 “尋覓了四十幾年,總算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符號。”10歲就開始畫畫的蘇遙,自稱性格中自小就有股野性,喜歡嘗試新東西。朽木與碎瓷片結合后產生的奇妙意象,正契合著他的內在精神,悲觀中透著樂觀。 創作中,蘇遙借鑒了民間流傳的修補木桶技藝,調制出特別材料,既可以與木頭穩固粘貼,又適合油畫的創作。“很難界定這些作品的具體類別。”一位廈門業者說,它們是繪畫,但有立體雕塑的影子;顯示著當代藝術的試驗性,卻蘊藏著深厚的傳統技法。 兩年前,對老瓷片也有著迷戀的烏石浦油畫街千景畫廊老板邱小姐看到了他的作品,眼前一亮。 在這位油畫經營者看來,這些獨樹一幟的作品,完全可以進行市場化嘗試,不僅可以為藝術收藏市場帶來清新之風,也能激發出更多的創意空間。 |
相關閱讀:
- [ 10-20]福州創作電視劇《原鄉》獲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 [ 10-18]牢牢把握文藝人民性 創作無愧時代佳作
- [ 10-17]泉師學子自辦“民間美術創作展” 展現泉州傳統文化魅力
- [ 10-17]臺灣美女21歲殺人入獄 坐牢9年重生變創作才女
- [ 10-17]文藝創作要有“靈氣”更要“接地氣”
- [ 10-17]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 [ 10-17]人民日報評論員: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 [ 10-17]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 [ 10-17]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