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山村的土地因缺水灌溉而閑置。
舫陽村的深井蓄水池水源充沛,池中還養起了魚。
鴻山村的蓄水池只有1米多深。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林雯) 來自氣象部門的消息稱,截至昨日,廈門已連續47天無降雨,達到氣象“大旱”標準。本報對干旱的持續報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昨日,記者隨市農業局專家下地“問診”島外農業時看到,的確有部分農田因為缺水灌溉,已經完全“歇種”。 影響:胡蘿卜種不了,300畝損失千萬 市農業局稱,旱情持續發酵,農作物的生長及秋冬種任務將受到影響。今年,全市秋冬種農作物計劃面積為14萬畝,包括蔬菜11萬畝、馬鈴薯2萬畝、其他作物1萬畝。據摸底調查,旱情較為嚴重的地區有同安區五顯鎮和洪塘鎮。翔安區新圩鎮、內厝鎮的秋甘薯及秋花生種植,以及集美區和海滄區的葉菜類生產區域也受到了影響。 如果旱情持續蔓延,在地理位置上處于廈門“風頭水尾”的翔安區將受災最重。以翔安區內厝鎮鴻山村為例,此時正逢胡蘿卜下種時節,但記者昨日看到,一片約300畝的農地上只有干燥的黃土,不見半點綠色。內厝鎮經濟服務中心主任陳有土告訴記者,由于缺水,農民干脆放棄了播種,經濟損失約有上千萬。 在田壟旁,記者看到了一個蓄水池。但陳有土說,池內的積水不過1米多深,連灌溉的零頭都不夠,“往年還能勉強用,今年很難辦了。” 應對:推廣“噴灌+深井”,緩解旱情 那么,應該如何緩解旱情?農業人員說,“治本”的辦法是挖深井,再搭配節水灌溉設施。翔安馬巷鎮舫陽村就憑借上述設備在此次干旱中幸免于難——剛收成了四季蔥,胡蘿卜已下種,預計明年2月能順利收成。 但僅靠農民個人,顯然難以負擔挖井費用。舫陽村村民老蔡說,開挖一口百米深水井要花費2萬至3萬元,加上噴灌設備,平均每畝地的灌溉設備成本價就要3000多元。目前鴻山村約有2萬畝農田缺水,要添置新的農業基礎設施,價格不菲。 翔安區農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農民建設農業基礎設施,農業部門可給予一定補貼。打深水井、挖蓄水池、安裝節水灌溉設備、蓋大棚、進行土地平整等項目都在補貼范圍內,最高可全款補貼。但申請有一定門檻,“首先不能是個人,一定要以合作社、家庭農場、企業或村為申請主體,向鎮農機部門申報,再一級級上報。”不過,工作人員坦言,不是遞交了申請就一定能獲得補貼,“資金緊缺,也只能是先到先得。” 記者了解到,目前還沒有農民針對此次旱情向農業部門申請相關設備補貼。但各區、各鎮街都已開始摸底工作,爭取能先撥付一些資金,用于農業抗旱。 |
相關閱讀:
- [ 10-21]鷺島46天難見雨水夏秋連旱 今晚視情況或人工降雨
- [ 10-21]廈門今明可能“人工增雨” 最大限度地緩解旱情
- [ 10-21]廈門46天無雨遭遇夏秋連旱 是15年來雨水第二少的
- [ 10-19]福建出現夏秋連旱 崇武連旱日數84天
- [ 10-17]42天沒“喝水”廈門現大旱 全省同樣干旱少雨
- [ 10-15]9月5日以來無有效降雨 廈門已經達到氣象大旱標準
- [ 10-13]漳浦東山詔安已連旱51天 未來部分縣(市)干旱仍將持續
- [ 09-17]今年夏季高溫天數多歷史罕見 廈門出現明顯旱兆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