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老萬握著手機在展館里兜兜轉轉。有意思的是,這個中年男子會不時停下來“掃蕩”二維碼。老萬向記者展示了他的微信訂閱號,這里已“進駐”13家辦展企業,各家的推送信息正在不斷刷新老萬的視線。 不用仔細找,你也能像老萬一樣,發現本屆兩岸文博會里無處不在的二維碼。它們在迎賓小姐的綬帶上,在展臺前方的海報上,在電子宣傳屏的廣告上,也在紀念品的包裝上……就連主辦方也不遺余力將自家二維碼“貼”上最醒目的墻面。 當二維碼與展會相約?大家都想知道它會碰撞出什么。 來自臺灣的茶具展商阿茹擁有一個展位,但她卻布置出三張二維碼,她希望為參觀者提供更詳細的信息,讓大家更了解自家產品。創業創意展示平臺“iMART創意市集”,則希望通過二維碼網羅一批關注文創的年輕“粉絲”。而對老萬這樣的普通觀者而言,掃碼能讓他對文博會的參展商有更多了解,說不定就認準了誰家的產品,當然掃碼現場也可能獲得小禮物。 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二維碼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展會的時空局限,買家可以在展會上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信息。賣家則能節省一大筆名片、手冊等紙質材料的印刷費、運輸費。而對于首次推出掃碼關注自家APP的海峽兩岸文博會而言,二維碼更是幫它開啟了“便民模式”。參觀者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來瀏覽文博會的信息,也能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保存在手機里,參展商和客商也能在這里互動貿易。 記者離開時,老萬還在瘋狂掃碼中。他之前還“吐槽”,寶馬的“后備廂文化”展位掃碼居然不送車。 二維碼時代,線下的面對面交流,線上的拓展延伸,讓文博會這個平臺進一步“升值”。 |
相關閱讀:
- [ 10-26]文創生活化市民逛上癮 臺灣文創產品充滿生活味
- [ 10-26]借力文博會讓作品“流動”起來
- [ 10-26]文博會湖里分會場 “大清國寶”松花石亮相
- [ 10-26]海滄瑪瑙文化旅游節昨開幕 13件瑪瑙精品獲省金獎
- [ 10-26]兩岸要攜手辦龍博會 將在兩岸四地舉行24場巡展
- [ 10-25]廈門文創產業添外援 兩岸文博會昨舉行系列簽約活動
- [ 10-25]兩岸百名攝影家齊聚文博會 160幅作品述說兩岸情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