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 炮制名醫編藥品來歷 20元假藥賣近200元 和一般賣假藥團伙不同,周某他們從來不和受害者面對面溝通。他們既不搞“老年人健康養生講座”,也沒在鬧市區租店面,而是隱蔽行事:一面在全國媒體上大肆宣傳,請大家撥打“400”開頭的免費熱線;一面又在居民樓里租了兩套房,大門緊鎖,讓接線員們守著電話接聽來電。 因此,廣告就成了他們騙局的“前哨戰”。周某推銷藥品多年,深知要吸引人來買藥,藥品本身要“高端上檔次”。因此,他為所有藥品都詳細編寫了“前世今生”,在媒體上吹噓得神乎其神。 以“烏龍養血膠囊”為例,光是莫須有的發明人“連教授”的故事就編了足足一頁紙:“連教授1928年出生,是明朝皇帝御醫的第八代嫡孫,還當過中央首長的保健醫生,專治各種心血管疾病,這“烏龍養血膠囊”就是他獨門煉制的特效藥……” 事實證明,傳說的效果很好。很多來電者都是沖著“連教授”的名頭來的,還希望能見教授一面。這也難不倒周某,他給話務員支了個招,無論誰想見藥品研制者,都說“教授年紀大了,近日已經閉門不出,您忍心打擾他嗎?” 除了“連教授”,周某還陸續請出了“諾貝爾獲獎者”“二十年老中醫”等專家,通通只聞名不見人。 經過包裝,進價20元左右的假藥至少要賣198元,身價瞬間翻了十倍。每賣出一盒藥,銷售員一般能抽成5元,其他利潤基本上都進了周某和鄭某的腰包。也正因如此,法官在定罪量刑時,對周鄭兩人判處的刑罰最重。 根據《藥品管理法》,周某等人銷售的藥品有三種是假藥。以“雙歧三效”為例,明明是只有“衛食證字”的食品,卻在包裝盒上標注了“適應癥狀”,包括“胃痛、胃脹、嘔吐”等等。換句話說,就是告訴食用者這藥有哪些療效。這完全超出了法律規定的范圍,因此該藥被認定為假藥。 揭秘 銷售鏈條完整 定期督促患者吃藥 廣告做好了,接下來就得靠銷售員了。一般來說,通過免費熱線打進來的電話會統一由兩名前臺接起。她們會記錄個人信息、關注藥品名稱,并告知來電者“待會會有醫生打電話給您,進行專業咨詢。” 接下來,也是最關鍵的,就是話務銷售員們的“醫生”戲。在公司里,無論男女老少,所有的銷售員通通自稱為“某醫生”,這是為了讓對方誤認為在和專家對話,從而自然地產生信賴感。期間公司環境一定要保持絕對安靜,營造出“醫院”的感覺。 很多人一聽說是醫生打電話來了,立馬就會說出自己的病情,讓話務銷售員有機可趁,抓住一個癥狀大肆借題發揮。比如鄭阿姨說自己有胃病總冒酸,那“楊醫生”就會說這是因為胃里的有益細菌不夠多,控制不了胃酸分泌,長此以往會腐蝕胃壁,最好的方法就是吃一個療程的“雙歧三效”。 同時話務銷售員們還主動出擊。每一個“醫生”都會保留詳細的客戶名單:買了什么藥,幾個療程,什么時間買的,都記錄在案。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與客人間形成一對一的關系。客戶投訴也好,回購也好,都由同一個人負責,避免露馬腳。二是銷售員可以定期督促客人吃藥,客戶快吃完藥了,就鼓勵他們接著買。 最后,核單和配送人員出場。他們要核對客人的郵購地址,并告訴他們如何把錢匯到指定的賬戶。快遞取貨也由他們聯系,一般都會爭取在兩三天內將藥品送到客戶手上。 |
相關閱讀:
- [ 10-22]三百萬假藥專坑老年人 21人獲刑涉案公司被罰千萬
- [ 09-19]無證兜售境外藥男子獲刑 法院認定沒證書視為假藥
- [ 08-01]莆田荔城警方破獲特大假藥銷售案 涉案金額約500萬元
- [ 07-17]南后街“臺灣特產”售賣假藥 藥監遇“躲貓貓”
- [ 07-16]福州南后街"臺灣特產"店賣假藥 藥品無任何批文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