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陳若曦 1938年生于臺灣,讀臺大外文系時參與創辦《現代文學》雜志,作品多反映鄉土生活。1966年偕夫回到大陸,1973年舉家遷居香港,開始撰寫《尹縣長》等一系列小說和散文。1974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移居美國,小說多以華人社會的人情世故為題材,《紙婚》為其代表作。后返臺定居,關注婦運、環保和老人福利。著作有40余部。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李曉平 圖/記者 黃曉珍)今年是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成立25周年,陳若曦是創會會長。 24日傍晚,記者來到陳若曦下榻的酒店,冒昧敲開她的門,本想表示歉意,不料她親切、隨和地邀請記者一起坐下聊天。灰白的短發,爽朗的笑聲,樸實而稍帶閩南味的話語,一下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情系原鄉 回臺灣前必須先回北京 陳若曦一直積極參與社會事務,關注社會發展。于是,記者的采訪從社會責任開始。“作為一位作家,一定要有社會責任,要言之有物,我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我個人的生活經歷!”她說。 陳若曦生長于臺灣,1957年從北一女中畢業,就讀于臺大外文系,畢業后留學美國。1966年隨著丈夫段世堯舉家來到大陸定居,很多朋友勸她三思,但她仍執意前來。盡管當時她對大陸的情況并不十分清楚。回來后剛好碰上“文革”,吃了不少苦頭,但對于這段經歷,她坦言自己沒后悔過。 “自己是中國人,學成報國理所當然。”陳若曦說,美國畢竟不是自己的國家。“我堅定地不入美國籍,不要成為美國人,就連孩子都不在那里生。”陳若曦透露,在美期間,她一直堅持避孕。 “下一代一定要在國內生,不是在大陸就是在臺灣,但一定不是在美國!”1967年,陳若曦夫婦在北京一個旅館里生下第一個孩子,取名叫段煉。她說,這個名字很早就取好了,不論男孩女孩都叫這個名字。自己這一代人為祖國拼命,到了下一代就該鍛煉意志,保衛祖國。 那么為什么不從美國直接回臺灣呢?“我的祖父是從大陸去臺灣的,我始終認為大陸是我的原鄉,要回臺灣必須先回北京。”陳若曦說,“文革”的經歷讓她得到成長。那段刻骨銘心的日子,對她日后的創作影響很大,《尹縣長》、《耿爾在北京》等一連串描寫“文革”的紀實小說的出爐,奠定了她在文壇的地位。 報效家鄉 她57歲時獨自一人回到臺灣 在北京的旅館住了一年多后,陳若曦夫婦被分到南京的水利研究所。“在大陸待了7年多后,當時實在覺得我們發揮不了什么作用,于是先后兩次給周恩來總理寫信,請求離開。”陳若曦回憶,后來他們在美國、加拿大等地漂泊了20多年。 直到1995年,已經57歲的陳若曦又作出了人生中的第二個重大決定——回歸臺灣,報效家鄉。“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知識分子應該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在國外雖然過得很好,可是對自己的家鄉終究沒有什么貢獻。”陳若曦說,她并不是要成為英雄,只想貢獻一點力量,有一份參與感。盡管丈夫堅決不同意,兩人一度產生分歧,陳若曦還是堅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回臺灣。后來,她和丈夫離婚,將在美國的三套房子全部留給丈夫,孑然一身回到臺灣,一直實踐著以行動來關懷社會的諾言。從寫作、保護生態到為女性爭取權利等,在陳若曦身上體現的是知識分子的良知。 推動交流 曾邀請大陸專家來臺講課交流 “文學是一種救贖,我通過寫作來安慰自己。”陳若曦說,“幾年前做完脊椎手術后,文章就寫得少了,除了偶爾寫點雜文。今年6月,又剛做完乳癌手術。” 在美期間,女作家聶華苓繼承丈夫遺愿,接手建立海外寫作計劃,經常邀請海峽兩岸及海內外作家相聚一堂,充分交流,陳若曦也受邀參加。“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她說。在友人的倡議下,1987年9月,她和於梨華等人開始籌備,建立一個海外作家組織。邀請大陸、臺灣、香港及外國華文女作家參加,經過一年多聯絡和籌組,響應的女作家達80多人,于1989年7月1日至2日,在美國加州伯克利召開首屆海外華文女作家聯誼會成立大會。 回到臺灣后,陳若曦出任臺灣一所大學的駐校作家,她便聯合臺灣大學等高校,邀請大陸作家前來講課交流。“無奈因未獲批準,大部分作家都來不了。”令陳若曦記憶猶新的是,在一切都準備就緒時,作家張賢亮突然告知可以參與,搞得大家有點措手不及,只好趕快補辦手續。 |
相關閱讀:
- [ 10-23]臺灣作家藍博洲來廈講述“臺共黨人的悲歌”
- [ 08-17]臺灣作家、名師現身公益培訓 言傳身教讓閱讀變“悅讀”
- [ 10-28]臺灣作家劉臺平簽售 講述7大師"反蔣"的精彩瞬間
- [ 04-17]臺灣作家“九把刀”作客南開大學
- [ 03-12]《那些年》作者臺灣作家九把刀本周六來廈簽售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