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 調整后的賽道沒了廈門味道 建議書中寫到,環島路的濱海風光當然是廈門馬拉松的一大魅力,但廈馬賽道的魅力也在于進入城區后的大學路、民族路、鷺江道和2014年新設的中山路賽段所體現的城市歷史積淀以及筼筜湖周邊的現代城區充滿動感的天際線,當然還有蔚為奇觀的演武大橋和對面的鼓浪嶼。但是,這些最具廈門標志的景觀卻沒有出現在新的賽道當中,而新賽道除了在會展中心和云頂路的轉折之外,幾乎全程筆直,且缺少景觀,容易讓參賽者感到單調乏味。 “廈門馬拉松最激動人心的是跑過中山路騎樓時,樓上樓下的居民和路人給你喝彩加油,是一路感受到的城市的獨特風味,這是廈門最感人的跑步文化,是對運動員最大的贊賞。城市不僅需要良好的交通秩序,馬拉松帶給城市的積極意義同樣重要。取消城區賽段,也就取消了作為城市馬拉松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市民參與、市民與選手之間的互動。而很遺憾的是,在新的賽道中,整個環島東路基本沒有什么東西,很冷清,我和跑友們每天晚上都在跑這條路。”蔣亦凡說。 建議書中還提到,廈門馬拉松賽在成功舉辦了多屆輪椅半程馬拉松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之后,卻要將其取消,“卻沒有看到國際大賽都保留著同期進行的輪椅馬拉松項目”。在蔣亦凡看來,新的賽道和比賽項目的調整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廈門馬拉松在向國際六大馬拉松靠近,走專業化路線,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廈門的馬拉松到底需不需要專業化?”蔣亦凡說,廈門馬拉松的一大特色就是已經與城市融為一體,已經與大眾參與融為一體,包括建議書中沒有提到的5公里、10公里項目從比賽當天取消,都是在打破這個傳統。“但是廈門馬拉松由于條件限制、賽事組織等因素,實際上并不太可能成為專業化賽事。” 此外,對于在五通燈塔公園起跑,建議書中也提出了質疑:五通燈塔公園附近缺少旅館設施,公共交通不發達,能否讓選手在賽前便捷抵達,并在賽后數萬選手、觀眾和工作人員得以及時疏散,這是需要謹慎評估的。“我們專門跑到五通燈塔公園那邊去看過,媒體報道中所說的要建的馬拉松廣場現在還是一片空地,我們不覺得在1個半月的時間里那里能建成一個廣場。” 擔憂 明年廈馬成歷年最缺人氣的 跑友們擔憂的是,新的賽道會使得“2015廈馬成為一場迄今最缺少人氣的廈馬”。 不過,根據記者昨日從廈門馬拉松組委會了解到的情況,15日報名開始以來,僅兩天時間,全程半程共4.5萬個參賽名額就已經全部報滿,其中全程賽的報名人數更是在報名當天就達到了2.5萬人。目前,只剩下5公里、10公里系列賽少數名額。 對此,蔣亦凡表示,廈馬多年以來積累的聲譽決定了報名的火暴。但是不能保證一些已經報了名的人會因為訂不到出發地周邊的酒店等原因而退賽。 建議 仍在會展起跑或者延伸賽道 在建議書中,對于不滿的賽道和路線設置,跑友們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方案一是將起點仍設在會展中心附近,附近的會展南七路、會展南三路、二路、六路、五路等,則可作為部署存衣、廁所、賽后服務、醫療等設施的場地,會展南三路和七路則起到這樣的分流分區的作用; 方案二則起點仍設在五通燈塔公園,省去折入云定路的賽段,而將賽道地段延伸至大學路、民族路、直至在鷺江道折返上演武大橋,返回環島路。這樣至少可以將廈馬傳統的標志性景觀——騎樓街、海上大橋、鼓浪嶼——包括在內,也讓市民與運動員的互動成為可能。 此外,建議書還提出優化比賽出發順序,實現分區域出發等建議。 進展 官方座談打消跑友一些顧慮 昨晚,就網上流傳的建議書,廈門市體育局、廈門馬拉松辦公室、馬拉松轉播方等部門7人和10名跑友舉行了座談會。據稱,廈門馬拉松每年舉辦之前都會和跑友進行交流,聽取跑友的意見和建議。 會后,蔣亦凡說,座談會確實打消了跑友們的一些顧慮,比如說五通燈塔公園周邊的設施和集散等問題,有關部門正在采取措施加強賽事服務保障。 不過,跑友們質疑最多的比賽路線、項目問題,官方的答復結果讓蔣亦凡“感到失望”。但是,對明年的馬拉松出發點、路線不會改變,蔣亦凡表示能夠理解,“這次座談會讓我們知道了賽事調整的決策過程,馬拉松路線的確定是經過多方考慮的結果,我們提出的第一個方案,從安保、轉播效果等方面考慮是不可行的,第二個方案,從距離上考量也不可行,他們的解釋確實讓我感到這不是一個不理性的決定”。 |
相關閱讀:
- [ 10-09]血月引發各地天文大潮 廈門老城區被水淹
- [ 09-12]思明火患防治消除隱患兩千余處 督辦問題單位14家
- [ 09-05]一輛貨車偏離道路突墜池塘 司機“半”窗逃生
- [ 09-05]一貨車突然墜落池塘 貨車司機“半”窗逃生
- [ 09-05]空間要大才有家的感覺 為您推薦幾款緊湊型轎車
- [ 10-10]廈門老城區改造將避免大拆大建 保留城市歷史風貌
- [ 07-02]島內老城區危房租客 可按比例申調新城區安置房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