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遠洋船隊回廈,帶來豐富海產品。(本組資料圖/記者姚凡 攝) 即將出臺的新措施將大大利好遠洋漁業。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雯)汽笛長鳴響徹高崎漁港,象征著又一次遠征的開啟。幾天前,廈門海信天遠洋漁業有限公司的4艘大洋性燈光圍網漁船從廈門鳴笛起航,開赴西太平洋公海作業。新船出征,意味著廈門遠洋船隊的規模又進一步擴大,今年截至目前,廈門遠洋船隊出海作業的船只數量已達24艘。 我市發展遠洋漁業的目標是到2017年,全市遠洋漁船規模達100艘,遠洋漁業產量22萬噸、產業產值56億元。為更快更好地推動廈門市遠洋漁業的發展,培育新的海洋經濟增長點。記者昨日從市海洋漁業局獲悉,我市即將出臺《關于加快遠洋漁業發展的八條措施》。目前已經成形的送審稿中盡是對遠洋漁業企業實實在在的“利好”,政策總的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我市已經有出臺相關政策的。主要是漁船建造、企業落戶等;第二類是省政府直接給予扶持的,主要是提升遠洋捕撈產品綜合利用、強化財政金融支持等;第三類是省政府要求各地市出臺的配套政策。 【資金支持】 設立企業買船造船都有補助 近年來,廈門市海洋經濟發展迅猛。重開發展遠洋漁業的大門,是為了滿足市民的菜籃子需求。市海洋與漁業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廈門市年均水產品需求量約10萬噸,目前自給水產品年供給不足萬噸,廈門自給水產品每年有2萬噸的缺口需要補充。按此推算,廈門市應有一支擁有100至120艘船的遠洋船隊。因此,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支持下,廈門重新開啟了發展遠洋漁業的大門。 要做精做強廈門的遠洋船隊,絕對離不開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八條措施》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政府將為企業發展遠洋漁業“買單”。 為實現我市遠洋漁船的專業化、標準化和現代化,廈門市不僅積極推動本地遠洋漁業企業的發展壯大,同時鼓勵國內外優質遠洋漁業企業在廈門設立總部。總部設在廈門或在廈門注冊設立獨立法人機構并取得國家遠洋漁業企業資格的企業將獲得政府的造船補助。 目前初定的補助標準是,在廈實際到位注冊資金5000萬元以上,遠洋漁船總噸位不少于5000噸,且總部設在廈門的遠洋漁業企業以及注冊資金3000萬元以上,漁船噸位不少于3000噸,且分支機構設在廈門的遠洋漁業企業,都將獲得百萬元以上的獎勵。 建企業有補助,買船造船也同樣有資金支持。新建或購買二手大型金槍魚圍網船、大型秋刀魚捕魚船、超低溫運輸船、大型魷魚釣船等遠洋漁船,都可在不同條件下獲得政府超過百萬元的補助。 【項目支持】 推進生成遠洋漁業綜合基地 隨著遠洋漁船和遠洋漁業企業的增多,為遠洋漁業的發展建設“大本營”已顯得刻不容緩。我市既鼓勵企業走出去,在主要集中作業海域的沿岸國和地區建立遠洋捕撈或水產養殖基地,也積極推動本土基地“落地生根”——一個設想是,在高崎閩臺中心漁港和歐厝對臺漁業基地等區域,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節約集約用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要求,建設遠洋漁業產業園區。 遠洋漁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廣布局,更需要往縱深發展,做精做優產業鏈,提升遠洋捕撈產品綜合利用水平。需要強調的是,魚貨回運補助是各地的核心政策。我市鼓勵在廈門建設水產品加工廠及配套冷庫,借鑒深圳補助標準最低值對魚貨回運每噸給予200元補助。當然補助有一定上限,考慮資金可持續性,全市每年魚貨回運補助最高不超過800萬元。 【人才支持】 啟動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機制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人才匱乏是制約遠洋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遠洋漁業較一般捕魚工作需要更強的專業技能,勞動強度也更高,我市已啟動加強遠洋漁業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鼓勵企業和集美大學、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聯合培養船舶駕駛、輪機、漁業捕撈以及經營管理等一批適應現代遠洋漁業發展要求的專業人才。同時,政府也積極推動本市轉產轉業漁民應聘遠洋職務船員,相關培訓費用將由政府予以補貼。《八條措施》當中還提到,未來對于在遠洋漁船上穩定就業的漁民,政府也將發放一定補助。 遠洋漁船船員的人身安全也有強有力的保障,全市遠洋漁業船員和漁船保險將有望全部納入漁業互保補助,按照規定給予40%的保費補助。 |
相關閱讀:
- [ 11-19]廈門鼓勵遠洋漁業發展 市民今后將能吃更多深海魚
- [ 11-09]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廈門海事法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 [ 11-02]九三學社廈門市委呼吁完善漁業養殖保險
- [ 10-10]第四屆廈門休閑漁業暨海峽兩岸水族精品展14日開幕
- [ 06-14]廈門:兩岸農漁業合作步伐加快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