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吃住在一個房間。 圖片由眾緣普濟社義工楊秀明提供 廈門晚報訊(記者 吳笛)寒冬時節(jié),四川大涼山的5個麻風村不僅需要大量衣物棉被,同時還需要購買醫(yī)藥包、糧油等物資,共計需要11萬元。在那里開展志愿幫扶近6年的眾緣普濟社義工已經(jīng)募集善款十多天了,但只籌到活動所需的三分之一善款。 近日,眾緣普濟社義工聯(lián)系廈門晚報求助,想通過晚報向市民發(fā)出倡議,為四川麻風村的村民奉獻一份愛心。如果您有意幫助他們,可以撥打晚報市民熱線詳細咨詢。 震撼 一個家就一間房子 牛豬也養(yǎng)在屋子里 2009年,閩南佛學院四川籍學僧果衍法師在四川發(fā)起注冊成立慈善組織“眾緣普濟社”。眾緣普濟社義工楊秀明告訴記者,2009年1月,果衍法師帶著兩名志愿者,籌集了羽絨服、棉鞋等物資,進入涼山州越西縣大營盤村。當他們向鄰村村民問路的時候,村民都說,你們講的是“賴子村”嗎?不要去那里。這句回復讓果衍法師意識到周圍村民對麻風村充滿恐懼、不解和歧視。 楊秀明說,曲莫大哥家是他們當時走進的第一戶麻風村民家。一個家就是一間房子,牛和豬就養(yǎng)在屋子里,被子附近就是煮飯的地方,一家人吃住一起。屋子角落里堆著土豆,還有幾個編織袋的干玉米。鍋里,鍋垢厚厚一層,碗臟臟的根本沒洗。看到這一場景,果衍法師和兩位志愿者被深深震撼了。但是曲莫說:“我家的情況是好的了,到山上的五組去,那里條件更差?!?/p> 果衍法師走訪發(fā)現(xiàn),村民們的生活和衛(wèi)生習慣亟待改變,只有轉(zhuǎn)變村民思想觀念,培養(yǎng)健康衛(wèi)生的生活習慣,同時影響下一代麻風村的孩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麻風村的問題。從那以后,每年寒暑假,眾緣普濟社都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深入麻風村開展志愿服務(wù)。 |
相關(guān)閱讀:
- [ 01-31]老伯十幾年眉毛一直掉不知患了麻風病 可免費治療
- [ 01-28]組圖:麻風病患者的家 位于偏僻山區(qū)
- [ 01-22]"第一次這么多人來看我" 關(guān)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 [ 08-21]清流舉辦麻風病防治培訓
- [ 12-10]我省開展脊髓灰質(zhì)炎和麻風疫苗強化免疫查漏補種活動
- [ 01-24]廈門復查百名麻風病人未發(fā)現(xiàn)復發(fā)者 畸殘病人32例
- [ 01-18]泉州迎來兩個特殊志愿者 專為麻風病人服務(wù)(圖)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