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實驗室匯聚了許多高層次人才。
部分引才好政策
“白鷺英才卡”很方便
圍繞人才在廈生活便利化,廈門正在實施“白鷺英才卡”優惠政策,經認定的引進高層次人才,將可以“一卡通”的形式輕松享受涉及全市十幾個部門的38項優惠政策。
人才認定標準將更靈活
據悉,今后廈門還將探索試行更加靈活、更貼近市場的人才政策,并在火炬高新區等重點支持區域和重點產業領域先行先試。今后人才的認定標準將與人才職位、薪酬等體現人才價值的市場要素直接掛鉤,政府通過“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支持企業引進中高級技術(管理)崗位人才。
廈門日報訊 文/本報記者 黃懷 圖/本報記者 姚凡
近日,廈門第七批高層次人才“雙百計劃”答辯會在廈舉行,130多名海內外人才來廈參會,并有望成為廈門“雙百計劃”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領軍型創業人才。
創新驅動,人才先行。國務院近期批準在福建設立自由貿易園區,這對于正在扎實推進自貿園區試點的廈門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未來廈門要適應自貿區的發展需求,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需要一大批人才作為支撐,特別是對金融人才、管理人才、IT技術人才以及了解跨國公司業務、熟悉國際規則的高級綜合性人才產生了大量需求,要解決這些需求,一方面要加大教育培養力度,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進機制,吸引更多“自貿人才”來廈創業發展。
不斷加快人才國際化進程
廈門近年來通過實施“雙百計劃”、“海納百川”人才計劃,不斷加快人才國際化進程,先后組織十余批海外人才招聘推介團赴北美、歐洲、澳洲、日韓等國家地區開展引才推介活動,成功舉辦各類推介會、海外社團負責人座談會近百場,接洽海外人才上萬人次、高端項目近千個,并在北美、歐洲設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在全球聘請15名海外人才工作顧問,初步構建了覆蓋面廣、針對性強的海外引才網絡。
據統計,廈門現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59名,省“百人計劃”專家64人和8個團隊,市“雙百計劃”人才438名。“雙百計劃”引進人才中,近三分之一是外籍人才,70%以上為博士,80%以上具有在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海外留學或工作經歷,其中不乏麻省理工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名校的教授、研究員,或SUN、EMC等全球知名企業的高管、骨干。
實現人才創業孵化場所擴容
人才來廈落戶創業,首要解決的是創業場所的問題。今年以來,廈門各區紛紛“筑巢引鳳”,大力推動孵化器建設,實現人才創業孵化場所“大擴容”。目前,廈門在建可用于人才創業孵化的場所面積合計已超過20萬平方米,包括海滄區3.6萬平方米“雙百人才孵化器”、集美區5.5萬平方米的海峽兩岸高校創新創業園(創業大廈)、同安區1.2萬平方米人才創業園、翔安區4.9萬平方米創業孵化大樓等,大部分在2014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各區孵化器結合本區產業定位,側重不同的孵化功能,如集美區突出科技研發、孵化育成等功能,海滄區側重承接生物醫藥項目,同安區主要引進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相關產業項目,翔安區重點引進通信、電子、物聯網等企業,來廈人才按圖索驥便可輕松落戶創業,享受廈門豐厚的創業扶持政策。
變“政府相馬”為“企業賽馬”
“人才”的含金量由誰定?廈門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變“政府相馬”為“企業賽馬”。
今年以來,廈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思明區今年出臺《引進和扶持總部經濟和重點產業人才暫行辦法》,率先賦予企業評價人才自主權。今后人才的認定標準將與人才職位、薪酬等體現人才價值的市場要素直接掛鉤,政府通過“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支持企業引進中高級技術(管理)崗位人才。
“企業在一線沖鋒陷陣,政府在后臺做好支持,將為廈門吸引到更多具有市場價值的優秀人才。”很多企業高管都對自貿區設立后廈門配套出臺更多人才創新政策表示期待。
推動兩岸產學研合作
福建自貿區,對臺是關鍵。隨著兩岸經貿關系不斷發展,廈臺人才交流日益頻繁,合作層次不斷提升。今年開始實施的臺灣特聘專家制度,通過柔性引進等各種方式,吸引了一批具有較高學識、豐富經驗的臺灣特聘專家來廈。目前在廈臺灣專家已有2人入選“千人計劃”,14人入選“雙百計劃”,11人獲評“臺灣特聘專家”。迄今已舉辦九屆的臺灣專業人才對接會,今年參會人才的層次明顯提升,超過200名臺灣碩士及以上人才跨海參會。
此外,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建設正如火如荼。近期,廈門和北京清華大學、臺灣新竹清華大學三方共建清華海峽研究院,將充分發揮、利用兩岸清華大學人才、技術優勢,連接、整合海峽兩岸產業、金融、科技、教育資源,推動兩岸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在福建設立自由貿易園區,將為廈臺兩地經貿往來再添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