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鼓浪嶼陷入霧霾中。 (本報記者 姚凡攝)
空氣最差時段:
昨日上午9時至12時
空氣最差地點:
鼓浪嶼(昨日12時達到“中度污染”)
空氣首要污染物:
PM2.5
昨日上午9時,從海滄大橋上往南面看,除了鷺江道幾幢高樓還能被窺見模糊的身影外,其他平日清晰可見的樓群全都陷入了層層的霧靄中,大海中的鼓浪嶼幾乎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市民所看到的白茫茫、灰蒙蒙的東西,就是侵襲廈門的‘階段性’霧霾!”昨日,廈門環保部門給出了這樣的結論。所謂“階段性”,即指這種天氣受外來因素以及全局性的天氣影響很大——如果整片區域霧霾無法消散,廈門霧霾的嚴重程度還將增強,反之則減輕。
廈門日報訊(文/本報記者 王元暉 殷磊)
數字
去年廈門霧霾創紀錄
霧日71天,霾日115天
2014年霧和霾都比常年多得多。霧日達到了71天,約為常年的1.7倍,創下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多紀錄,其中5月份霧日高達28天。霾日總數達115天(截至2014年12月26日),約為常年的5.7倍,也創了歷史新高。霾日比近10年來的常年平均日數(62天)多出了85%。
去年的霾天氣多,與臺風影響弱、降雨量明顯偏少有密切的關系。去年,廈門只受到3個臺風影響,而且影響程度很弱,導致雨水稀少,出現了夏秋連旱,空氣一直沒有雨水來洗刷,霾天氣就相應明顯增多。
現場
只聞汽笛聲 “不見”船兒來
灰蒙蒙的霧霾籠罩著大海,海面上只能聽到頻繁響起的汽笛聲,卻看不清任何船只。昨天清晨,一些在環島路白城段晨練的市民發出了共同的疑問:廈門是不是又遭遇“霾伏”了?
環保部門的專家表示,昨日,廈門遭遇了灰霾天,空氣質量達到了“輕度污染”的水平。氣象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昨日廈門的能見度始終偏低,一整天,市區的能見度基本維持在2000~5000米。氣象專家指出,冷空氣離開后,大氣環流形勢發生了變化,大氣擴散條件差,導致了污染物的堆積。
專家介紹,近兩日,冷空氣遠離廈門,西南暖濕氣流趁勢北上,輸送來充沛的水汽,使得空氣濕度明顯上升。同時,風力微弱,大氣擴散條件很差,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空氣的自凈能力減弱,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便懸浮于空中,導致空氣變差。昨日廈門的灰霾為輕度霾的水平(能見度大于等于3公里且小于5公里),局部地區甚至達到了中度霾(能見度大于等于2公里且小于3公里)。
事實上,昨日影響廈門能見度的,不僅有霾,也有霧。特別是夜晨,空氣濕度大增,沿海地區能見度快速下降,有明顯的霧氣生成。市氣象信息網的數據顯示,昨晚7時53分,鼓浪嶼西部的空氣濕度達到了98%,能見度只有218米;7時57分,海滄大橋的空氣濕度為86%,能見度也只有278米,均達到了“大霧”的水平。
美麗鼓浪嶼 意外“中度污染”
從昨日凌晨4時開始,廈門幾個監測點便無一例外地陷入“輕度污染”。而昨日上午9時至12時,空氣質量指數一度達到“高點”。
偎依著大海,鼓浪嶼一向以空氣質量優于廈門其他地區而著稱——但昨天,卻成了例外。昨日上午9時,湖里監測點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139。而昨日中午12時,鼓浪嶼監測點的空氣質量指數飆升到222,被界定為“中度污染”,這是近年來廈門空氣少有地亮起“紅色警報”。值得注意的是,昨日,鼓浪嶼的污染程度始終“領跑”其他各個監測點位。
昨天傍晚的一場雨,并沒有驅散空氣中的霧霾。昨日19時的空氣狀況監測報告顯示,鼓浪嶼、洪文、湖里的空氣質量指數分別為125、89、105,依舊沒有擺脫“污染”的陰影。
環保部門出具的監測報告顯示,昨日廈門空氣的“首要污染物”,就是人們“談之色變”的PM2.5。不過氣象專家也表示,昨日出現霧霾天氣并不奇怪,事實上,冬春季是廈門霧霾天氣發生最集中的季節。
分析
“內憂外患”
導致霧霾天
外因:大范圍霧霾侵襲華東華南
“此次來勢洶洶的霧霾,不僅侵襲了廈門,我國華東華南的大部分區域也都淪陷了,廈門也無法幸免。”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總工程師莊馬展說。
莊馬展介紹,昨日廈門處于靜風狀態,風速很低,大氣擴散條件不利,也是廈門遭遇霧霾的直接原因之一。此外,昨日白天,廈門空氣濕度低,使得本地的污染物加快集聚。
莊馬展解釋,鼓浪嶼昨天的空氣質量不佳與昨天廈門輕微的西南風有關:輕緩的空氣流動,把大陸上的污染物不斷向這個小島上空匯聚,而風力又不夠強勁,大量霧霾便在這里徘徊。
內因:車尾氣、工地揚塵不斷增加
元旦過后,廈門監測點的數據,時不時地躍出“輕度污染”的字眼。
環保部門昨日說,近來不斷增加的機動車尾氣、工業排放、工地揚塵等,也是造成廈門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
環保專家介紹,只要大氣出現不利的擴散條件,從地面產生的揚塵及尾氣就可能在城市的低空“淤積”,從而導致空氣質量下滑甚至出現霧霾天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