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教師在臺灣表演《鼓浪聲聲》。
廈門日報訊(文/圖 本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孫霄)
上月底,思明區青年教師舞蹈團在臺中獻演舞蹈《鼓浪聲聲》,深獲好評。
此行也揭開一段歷史:早在1993年,思明區青少年宮就曾赴臺演出,當時是祖國大陸第一支說閩南語的訪臺藝術團。
上月底, “我們的中國夢——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舞蹈嘉年華”在臺中文華高中舉行,它是由福建省文聯、福建省舞蹈家協會、臺灣藝文產業發展協會主辦,是閩臺民間舞蹈界的一次聚會。代表廈門出場的是思明區青年教師舞蹈團,她們負責演繹閩南特色的舞蹈《鼓浪聲聲》,深獲好評。
不過,不要說外界,即使是在思明區教育界,對青年教師舞蹈團也是相當陌生的。思明區青少年宮主任王珍珍說,它其實就是為這次兩岸聚會誕生的——6人是思明區青少年宮的舞蹈老師,還有9人是從思明區幼兒園教師中選拔的。
雖然匆匆組建,但是舞蹈團還是蠻拼的,這從舞者的年齡就可見一斑,“70后”到“90后”都有,年齡最大的41歲,最小的22歲。還好,大齡青年基本上都是思明區青少年宮的舞蹈老師,她們一直沒離開過舞蹈的世界。
大齡青年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們選了《鼓浪聲聲》這個舞蹈,它原本是為中學生量身定做的,而大齡青年們選它的原因是,它充滿閩南“味道”,描繪的是一群在閩南童謠、《鼓浪嶼之波》的樂聲中,翩翩起舞的青少年。
在確定赴臺演出后,留給大齡舞蹈者只有不到一個月訓練時間,思明區青少年宮舞蹈老師郭品潔說,大家白天都要上班,只能利用晚上訓練。41歲的郭品潔是舞蹈團里最老的,她說,還好還有老本可以“吃”。
1993年 破冰之旅
許多臺灣人通過他們認識了大陸
上月27日,當郭品潔和她的伙伴在臺中文華高中的舞臺上翩翩起舞時,坐在臺下的王珍珍可謂是百感交集——這是思明區青少年宮時隔21年再次“登臺”,早在1993年,青少年宮已經開始對臺交流。
1993年,思明區青少年宮應臺北市藝術文化中心邀請,啟動文藝界的“破冰之旅”——思明區青少年宮帶著18名小學生到臺灣演出,歷時23天,從南演到北,當時是祖國大陸44年來第一支說閩南語的訪臺藝術團。
1993年臺灣之行的敏感、小心和新鮮,是現在無法想象的。當時是青少年宮舞蹈老師的王珍珍現在還記得,單是辦手續,就花了快半年;一到臺灣,他們就被媒體記者圍住,臺灣“華視”記者第一句話就說:“你們也說‘臺語’?”時任廈門語言學會副會長、現任廈門教育學會顧問的李向群很機智地回答:“我們說的是‘閩南語’,我們是相通的。”
不過,在23天演出中,這類試探只是小插曲,更多的是親情、眼淚。王珍珍說,當時孩子們帶去的閩南童謠、舞蹈,觸發了臺灣同胞的思鄉的心弦,在高雄的演出場場爆滿,孩子們在臺上演,老人們在臺下哭。
1993年8月10日和11日,藝術團在臺中市文化藝術中心中山堂為臺中鄉親做了兩個專場演出,時任臺中市長林柏榕一連兩個晚上都到場觀看,這在當時引起很大的反響。
當年,借助思明區青少年宮的這些八九歲的孩子,一些臺灣人重新認識了大陸——不少人以為大陸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廈門的孩子到百貨公司買東西,臺灣人都覺得很吃驚:“你們不是生活很困苦嗎,怎么還這么有錢?”臺灣人對這幫“真水”(閩南語,指“真漂亮”)的廈門娃喜歡得不得了,搶著要認干兒子、干女兒,孩子們乖巧地回答:“我要回去問我爸我媽。”
當然,當時廈門人也被臺灣的繁華嚇了一跳——在此之前,他們也以為臺灣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2014年 再續前緣
臺灣素質教育折服廈門教師
王珍珍說,在那個特殊年代,思明區青少年宮的這群孩子用他們的閩南歌舞,為兩岸關系注入了一劑“柔順劑”。
上月底再次赴臺,王珍珍看到不一樣的臺灣和不一樣的兩岸交流,她說,1993年,只是我們演出,臺灣的家長帶著孩子來看,但是現在,兩岸的舞蹈界人士不僅同臺演出,還有不少時間留給他們交流和切磋。
這一近距離的接觸也讓郭品潔和她的同事嚇了一跳:臺灣專業舞者的水平之高,完全顛覆了他們之前的印象,更重要的是,思明區舞蹈老師看到臺灣學校的素質教育水平。
郭品潔說,整場演出,都是交給高中舞蹈班的孩子操辦,裝臺、拆臺、搬道具,忙碌的都是學生身影,甚至換服裝、化妝,也是學生們相互幫忙。
郭品潔說,我們決定了,也要改變理念,今后不僅教孩子舞蹈,也要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習慣。 |